儿童攀比心理爸爸妈妈要学会引导

时间:2023-09-17 11:51:52 教育 我要投稿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爱攀比的现象也越发严重了,孩子似乎什么都爱和人比较,小到玩具、服饰,大到家庭居住环境,连家长的职业也成了孩子的攀比内容,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的攀比心后要及时了解孩子攀比的起因,谨防攀比心越发严重。

儿童攀比心理爸爸妈妈要学会引导

  学会判断攀比心理的好坏

  攀比心理也分好与坏,按它们造成的结果不同,分为:

  1、正性攀比

  所谓正性攀比,就是指能产生积极作用的攀比。正性攀比往往能指引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正当竞争,会使孩子主动乐观的解决问题、奋发向上。比如在学习成绩上的攀比,这一次考试成绩没有超过xx同学,下一次一定要超过他;比如孩子比赛拿到了奖品,心里想:我比全班同学都厉害,是第一名,下次还要拿奖品等等,都是正性的攀比心理。父母正确的指引,只会产生正能量,进一步促使孩子主动用心的学习。

  2、负性攀比

  所谓负性攀比,就是指只会产生负能量的或者盲目自大的攀比心理。比如“我拥有的都比别人的好,鞋子衣服只穿名牌的”;比如出去吃饭只吃高档饭店的,如外国料理、披萨等等;比如玩具也要别人没有的:手机、平板等;或者随意夸大自身没有的条件,比如“我爸是局长”、“我家开劳斯莱斯”等等。这种攀比都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会使孩子不把“小聪明”用在学习上,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如随意打骂其他孩子、偷父母的钱等等。

  孩子产生攀比心理的原因

  1.生活水平提高,让孩子乐于攀比

  以前孩子都上不起学,有些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甚至需要孩子的劳动力,根本无法产生攀比心理。现在,随着全面进入小康生活,大部分人都不会存在温饱问题。一旦生活富足,父母就会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吃穿用品。在生活方面,父母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于是也不管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全都尽量满足,长期下来,自然而然就会使孩子形成攀比心理。

  2.过分溺爱滋生攀比心理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而父母则很溺爱孩子。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正确合理,也不顾次次满足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坏处,父母都选择直接顺从。这种没有限度的溺爱、顺从,使得孩子产生了不当的攀比心理。

  3.孩子多是天真幼稚的天性

  小孩子天真幼稚的天性、极大的好奇心理、极强的模仿能力,再加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无法辨别是与非、好与坏、美与丑以及善与恶,这些都是小朋友产生攀比心理的心理因素,但是这些因素经常父母忽略。

  4.家长太过自卑

  虽然21世纪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但仍有部分的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并不富足,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父母担心孩子因此而被人看不起,所以每当孩子向父母开口要东西或要零花钱时,父母会不加考虑地直接同意。认为即使生活条件再不好,也不能耽误孩子,这也是诱发了小朋友攀比的病态心态。

  如何对待孩子的攀比心理

  1.正确指引,适时鼓励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针对孩子负性的攀比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正确的处理方法,不是批评,更不是纵容,而是鼓励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刻苦,来超越别人。将孩子往正确的道路上指引,让孩子主动地知错就改,在学习上与小伙伴正当竞争,而不是追求物质。

  2.父母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父母没有限度地溺爱孩子,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正确,也不顾次次满足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坏处,父母都选择直接顺从。这些行为都只会使孩子形成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这是极其有害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3.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朋友都是家长和老师“忠实粉”,他们喜欢模仿。因此,家长和老师不要对孩子单纯说教,要从自身做起,将孩子的负性心理状态往积极健康的正能量上发展。从小树立对人生的正确看法、正确的是非观、健康的价值观。

  4.运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攀比问题

  产生攀比心理时,家长和老师不要随意打骂,要用合理的方法,有技巧地解决孩子的攀比行为。

  孩子出现攀比心理如何引导

  1、家长要引导孩子在积极正面的地方有攀比心,例如学习、品行、技能等,切勿让孩子往追求物质、不良行为等方向发展;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以正当方式,通过个人努力来赢过别人;同时要注意别让孩子压力过大,防止钻牛角尖,必要时要安慰他,让他放松心情。心理专家认为,孩子有攀比之心是很正常的。

  2、事实上,孩子提出每一个"我也要……"都是经过缜密思考的,这时家长就要注意正确引导。利用好了孩子的攀比心理,也是一种资源。

  3、当孩子提出越来越多的"我也要"时,建议家长做到"四应四忌":应言传身教忌单纯说教;应合理引导忌过分溺爱;应培养好习惯忌随心所欲;应正视优缺点忌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