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洗手的5大误区

时间:2023-10-01 07:50:45 教育 我要投稿

  洗手认知的5个误区

儿童洗手的5大误区

  误区1:洗手必须用洗手液/皂。

  不一定。

  很多人以为,洗手液、洗手皂的主要用途是除菌,其实它们是主要用来清洁手上的顽固污渍、油渍的。

  所以,如果手上没有难洗的污渍,洗手液/皂是可以不用的,只用流动水就可以了。流动水(就是在水龙头下冲洗,而不是用盆接水泡洗)加上正确的洗手方式、足够的洗手时间,是可以洗净、带走大部分细菌的。

  误区2:为了宝宝健康,首选杀菌洗手液/皂。

  过分杀菌、抑菌会破坏皮肤的微生态平衡,从而危害身体健康。我们手上其实有很多微生物,它们形成了复杂的皮肤微生态,其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细菌菌群,很多是有益的,比如可以清理皮肤表面的垃圾、分解多余脂质、通过竞争性抑制抵抗外来病原菌入侵等等。而杀菌成分无法鉴别细菌的好坏,会普遍杀灭所有细菌,反而使得皮肤变得脆弱,易出现湿疹、皮肤过敏等问题,甚至真菌过度生长的现象。

  误区3:免洗洗手液可以完全替代清水洗手。

  免洗洗手液只能杀菌,不能完全代替洗手这件事。

  市面上的免洗洗手液大致分为含酒精的和非酒精的两类,无论哪种,主要功能都只是杀菌。也就是说,免洗洗手液可以消灭掉手上的细菌,至于像孩子手工用的金粉、沙池里的狗屎残留等等这些脏东西,是不会被干掉的。

  所以尽量选择清水洗手,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免洗洗手液,但不要经常使用。

  误区4:含酒精免洗洗手液孩子碰不得。

  不是完全碰不得,只是用的时候要注意。

  一款合格的酒精免洗洗手液产品中,酒精含量必须达到60%以上。鉴于此,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不要使用(本身易受刺激),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没有必要谈酒精色变,因为酒精是长期以来被证明对人体无害,且十分有效的消毒剂,不过需确定宝宝是否对其过敏。

  另外,使用的时候不要让宝宝误食或者弄到眼睛里,以及一定要搓到洗手液完全溶解哦。

  误区5:免洗洗手液只要含有苯扎氯铵就不能选。

  许多人知道苯扎氯铵是看了一些关于婴儿洗手液的新闻,里面说苯扎氯铵这玩意儿有毒,会杀死人体细胞,把它用在婴儿洗手液里真是没良心……

  但其实苯扎氯铵是一种低含量下能有效杀菌、防腐的成分,一些眼药水和医院里用的洗手液中就有它,只要含量不超过0.1%的浓度上限,是比较安全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皮肤有伤口的时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