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的研究,揭秘父母教养如何影响孩子人生

时间:2023-10-29 08:27:10 教育 我要投稿

  托马斯和切丝通过9个维度去测量气质,认为孩子可以分为3类。

32年的研究,揭秘父母教养如何影响孩子人生

  第一类:随和型儿童

  这类孩子在婴儿期就能比较快建立起日常规范,表现活泼,容易开心,对生活中的新事物适应得快。

  第二类:麻烦型儿童

  这类孩子不太容易建立起日常规范,一旦环境变化或者感觉不适,就会烦躁不安,大声吵闹、哭泣,需要更多照顾和安抚,对生活中新事物适应较慢。

  第三类:慢热型儿童

  这类孩子不太活跃,对于外界刺激反应较慢,情绪比较消极,和不熟的人相处有难度,让人感觉比较害羞,适应性较慢。

  还有一些孩子在这9个维度上有各自的得分,属于混合型。

  哪怕父母深知应该爱孩子,内心深处也爱着孩子。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互动的。

  父母与孩子相处时,会因孩子的某些行为或者态度感到生气,烦躁,失望,遗憾。

  而父母的反应,又会反作用于孩子,进一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第一类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就比较容易建立起日常规范。

  他们会较早形成生活规律,按时睡觉,按时吃饭。

  父母逗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报以欢笑,较少引起父母的负面情绪。

  正因为如此,他们会在较短时间内和父母形成良性互动。

  这类孩子会让父母的养育变得更加容易,尤其在生活中压力事件比较多的时候,父母会更喜欢第一类孩子。

  因为与父母良好的互动,孩子也较少感受到心理压力。

  父母和孩子相处惬意,就更愿意多陪伴孩子,亲子之间的活动就会增加。

  孩子也会在父母频繁且充满爱意的行动中感觉到更多的温暖,安全感就会更充足。

  亲子之间的人际互动会影响他们之后的社交行为。

  他们更容易交到朋友,也更容易让别的成年人喜欢。

  第二类孩子却比较难和父母形成良性的亲子互动。

  养育孩子本来就不是容易的过程。

  孩子若在婴儿时期就十分敏感,容易出现烦躁的情绪,他们会更频繁地哭闹。

  难以安抚的孩子会让父母感到烦躁,甚至想要逃避。

  得不到安抚的婴儿要么闹得更凶,要么渐渐失去和父母的连接,对父母表现冷漠,缺乏安全感。

  当这类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会比较容易被激怒,行为也会更叛逆。

  这也会导致父母更多地用 “惩罚性”的教养方式去规范他们。

  惩罚性教养方式只会进一步恶化亲子关系。

  有时孩子哭闹行为太激烈,也会迫使父母妥协。

  当孩子发现自己哭闹“管用”的时候,他们就更愿意用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父母会发现给孩子设立规矩越来越难,时而有效,时而无效。

  父母和孩子会常常处在较劲的状态。

  慢热型的孩子在童年早期并不会有太多问题。

  但在他们开始“社会化”过程中,比较容易让一些急躁的父母感觉“焦虑”。

  他们不是那么容易和陌生人相处,进入新环境适应得比较慢。

  父母将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后,容易感到失望或受挫……

  在外界压力下,父母很可能时常催促或责备孩子。

  此时孩子与父母互动会变得很有压力,而压力会降低一个人的反应速度,孩子的行动将变得更慢。

  孩子与父母的互动方式是他们人际互动的最初模板,他们会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与其他人的关系。

  如果孩子与父母互动不良,与他人互动可能会更加困难。

  气质虽然是先天的,但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却可以改变。

  如果父母教养方式适合孩子的气质,就会为孩子形成一种良好性格打下基础。

  对于困难型孩子,父母温和并且坚持的态度非常重要。

  温和在于,父母要积极回应孩子的情绪需求,更温暖,更有耐性。

  父母的情绪,尤其是孩子主要照顾者母亲的情绪,对孩子发展出情绪管理能力的非常重要。

  行为层面,一旦父母设置了规矩,就必须前后一致的执行。

  这一类孩子,对父母的养育技巧要求更高。

  美国著名儿科医生西尔斯夫妇也认为有一种比较难以养育的孩子,叫“高需求宝宝”,他们在《西尔斯橙色亲子课》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这种类型宝宝的养育方式。

  可以查看书籍介绍:每个0-3岁宝宝家里,都该有这3本书

  对于慢热型的孩子,最适宜的教养方式是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速度去适应这个世界。

  如果父母给孩子贴上“笨拙”、“愚蠢”、“胆小”、“害羞”等标签,这些标签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并且暗示他们不断关注自己的“问题”行为。

  也许这世界上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

  父母要先了解孩子的先天气质,因材施教,才能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