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严厉”教育孩子吗

时间:2023-10-30 16:28:13 教育 我要投稿

  你是严厉型父母吗?

我们应该“严厉”教育孩子吗

  有的父母,对孩子非常严厉,甚至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比如“必须在10点前回家”“不允许看电视”“这次必须考到前10名”“不做完这些不许睡觉”......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要求或者“违反”的父母的命令,父母会用威胁、羞辱或其他惩罚来迫使孩子完成,比如“做不好,今天就不要吃饭了”“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或者暴打一顿等......

  正如心理学家所定义的,这是一种缺乏父母温暖与同情的方式。许多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很宽容,很爱他们,实际生活中,当孩子激怒父母时,大部分父母都会本能的采取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来威慑孩子。

  这样的严厉真的能教育出“听话的好孩子”吗?研究表明,受专制型父母约束的孩子,在行为习惯、社交技能、心理健康以及学术上都有不少问题。

  你的严厉,往往让孩子变成这样......

  心理学家贝克说得好:“对子女督促过严的父母,也许可以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却也会使子女有不安、依赖、胆怯、敢怒不敢言、不爱做劳心工作,以及不喜欢参加有创造性的活动等缺点。比较起来,这种教养方法是得不偿失的。”

  行为问题

  当孩子们做出不好的行为时,通过威胁、严厉的惩罚和其他形式的心理控制来强制孩子改变的方法,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是长期来看,孩子的行为并没有根本改变。相反,这些受到“独裁”管教的孩子,往往“外化行为问题”更多,比如咄咄逼人,目中无人,酗酒,甚至反社会行为。

  社交能力

  被严厉管教的孩子,往往伴有社交困难,他们很难交到朋友,而且遇到欺凌的概率会比其他孩子更高——不管是作为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

  最近一项对美国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被严厉父母抚养长大的学生更有可能从事欺凌行为,特别是常常受到父母惩罚性控制的孩子;同时,这样家庭的孩子被老师评价为不那么有社交能力,他们更有攻击性,不太可能被同龄人所接受,更容易被孤立和欺凌。

  心理健康

  严厉的父母会让孩子更容易焦虑、自卑和抑郁。

  在一项行为遗传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有严厉父亲的孩子更有可能患上精神疾病。他们在情绪调节上也会有更多困难。此外,美国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或成人在小时候遭受过父母独裁式的教育,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的症状。

  这种专制教育的影响取主要是由于父母的严厉、冷漠或惩罚。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体罚会导致儿童抑郁和焦虑的比率上升。

  学术成绩

  通常我们认为,管得严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更好,实际上是这样吗?

  实验研究表明,严格教育的方法会干扰孩子学习。比如在幼儿园里面,若是老师批评或者羞辱一个孩子表现的不好,那么接下来孩子只会表现的更差。人们从积极的反馈中学习的东西要比从消极的反馈中学习得更好,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这样爱孩子,对他们更好

  大部分专制的父母,都是因为不知道该怎样有效的管教孩子,只能用这种严厉的方法达到短暂的效果。其实,我们应该严格教育孩子,而非严厉。严格,指的是有原则,有规则,有明确的价值观和基础判断。而严厉通常伴随着愤怒、情绪失控、非理性的惩罚。

  严格的父母会给孩子设置限制和执行标准,同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他们鼓励孩子提出问题,耐心解释规则背后的基本原理。而不是通过诱导羞耻感、负罪感、强迫威胁等方式来控制孩子的行为。

  为什么看似简单有效的“严厉”政策反而会导致孩子一系列问题呢?正常的规则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需要担心的是,你是否会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携带不良情绪,并把情绪传递给孩子。

  暴打孩子一顿,孩子并不会因为暴打的行为与肉体伤害而变得性格大变、内向和迟钝,是由于这次暴打的同时,家长传递给他的愤怒与威胁的情绪而产生心理阴影。规则不会伤害孩子,恐惧,愤怒,焦虑的情绪才会。对孩子“严”没错,但是“厉”确实要不得。

【我们应该“严厉”教育孩子吗】相关文章:

父母应该对孩子发脾气吗?08-29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04-02

父母应该怎么教育孩子04-14

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04-13

过度保护酿成大错,孩子的教育应该顺其天性吗?10-29

女孩子更应该接受教育吗05-15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对04-14

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的方法04-20

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对04-13

孩子特别贪玩应该怎样教育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