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孩子,家长要避免这4点!

时间:2023-11-01 12:10:00 教育 我要投稿

  1避免过多的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家长要避免这4点!

  一些家长会用物质来激励孩子:你考试考到什么分数,我就奖励…你形成了一个好习惯,我就奖励…

  这样的奖励方式偶尔用一两次可以,但是不能频繁使用。行为心理学认为,物质奖励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事物的内在价值上转移到奖励上,形成某种功利目的。

  这样的方式既能快速瓦解孩子对一件事物的兴趣,还会使孩子丧失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挑战的勇气。

  2避免笼统的口头夸赞

  “宝宝真棒”“宝宝真乖”“宝宝真听话”,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应该是轻车熟路。

  我们都知道要“正面激励”孩子,但整天“宝宝真棒”这样一味的笼统地夸赞,反而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当孩子做得好时,家长应该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比如,孩子自己穿鞋,与其夸“宝宝真棒”不如跟孩子说“宝宝会自己穿鞋了,妈妈很开心”。这样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3避免无温度的行为表达

  “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大多数孩子都喜欢被拥抱及亲吻。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拥抱和亲吻就像是能量块,但很多家长从不知晓。

  我们会给孩子买很多东西,甚至说很多鼓励的话,但是却给不了孩子一个简单的拥抱和亲吻,尤其是孩子10岁以后。

  事实上,相比冰冷的物质和语言,孩子更渴望有温度的肢体表达。比如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赞许的拍肩、一次慈爱的抚摸、一次热烈的鼓掌等,看似简单,都有可能让孩子感到情感上的满足。

  把拥抱和亲吻作为奖励,可以让孩子感受更多的爱和安全,因为这个肌肤之亲饱含了家长对孩子的肯定、欣赏、称赞、鼓励、信任与期盼,它往往比单纯的语言奖励更有效更持久。

  4避免假大空的预期承诺

  当孩子提出奖励需求的时候,不少家长都会一口答应,事后却总是拖延。“工作忙”“没时间”“下次”,当这些话一次又一次出现的时候,孩子对获取奖励的期望越来越低了,对成功的兴趣也逐渐丧失。

  家长在奖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一诺千金,如果父母食言,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欺骗自己,及时下次真的奖励孩子,对孩子来说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同时,奖励须及时,孩子做出好的行为后,家长要及时给予正面评价和肯定,提高孩子对好行为的重视程度。时间间隔越长,效果越差。

  孩子天生具有在奖励与鼓励中健康成长的需要,当孩子有了进步,家长表扬和鼓励是最直接的表达方法。

  恰当的奖励,是对孩子表现好的一种积极评价,是孩子进步的动力。当孩子得到肯定时,你会发现,孩子会以更多的进步来回报你。

【奖励孩子,家长要避免这4点!】相关文章:

BB睡眠训练时这3事要避免10-30

给孩子剪头发要怎么避免他哭08-26

给宝宝洗澡有什么讲究,这五个错误要避免10-04

含铝的食物宝宝能吃吗家长要避免孩子吃哪些食物10-08

这规则,学龄前孩子要清楚09-21

家长要如何教育孩子04-13

家长要怎么教育孩子10-31

这3个字决定孩子一生,家长要引起重视!10-31

家长注意了!这3样东西,给孩子越少对孩子越好10-31

宝宝使用奶瓶奶嘴有讲究,这八个误区妈妈要避免!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