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禁止是一种控制吗

时间:2023-11-10 06:54:35 教育 我要投稿

  这些才是让孩子最害怕的11种禁止令。美国医学博士、也是国际沟通分析协会会长的鲍伯.高登和玛丽.高登夫妇,将对人生有特别重大影响的禁止令进行分类。

父母对孩子的禁止是一种控制吗

  受到这些禁止令强烈影响的人,容易写出负面的人生脚本。

  下面就来介绍具代表性的11种禁止令,粑粑麻麻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自己是否有受到影响。

  不可以做任何事情

  这个禁止令容易发生在父母管教严格、过度保护、过分注意细节的家庭。

  “不可以爬树,很危险!”、“不可以踢足球,会受伤!”、“不可以跟那个小孩玩!”。

  像这样规范各种行动,会让孩子形成“什么都不要做比较好”的禁止令。

  有这种禁止令的人,一直当乖小孩的结果,长大成人后可能会欠缺积极性,容易顺从别人的意见。职场上,等待指令型的员工,可能就是受到这种禁止令的影响。

  从小就顺从父母说的去做,没有自己思考、行动的习惯。因此,如果没有主管或前辈的指令,自己就不知道该做什么。

  不可以做自己

  “本来想要女孩子的……”、“女儿就是赔钱货啊……”

  像这样经常被父母否定自己的性别或人格,很容易会产生这种禁止令。

  身边很多异性朋友,同性朋友却没半个;或是对于社团、足球队这类只有同性的团体很不在行的人,受到这个禁止令影响的可能性很高。

  这个禁止令会让人对自己的性别或自我没有自信。缺乏自信,所以很容易受到外在评价、常识、社会氛围所左右。

  不可以孩子气

  “你是哥哥,要有担当一点!”、“你已经是姐姐了,不可以哭!”

  下有弟妹人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而产生禁止令。

  聚餐时拼命帮大家挟菜、斟酒,一直忙着照顾大家,自己完全没有享受到的人,有可能是受到这种禁止令的束缚。

  有这个禁止令的人,早早被催促着要长大,孩提时期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性格上容易太过认真。“自己不做不行”的责任感过剩,也会成为一种累赘。

  不可以长大

  跟上一种情形相反,“妈妈什么会帮你做好”。

  这种禁止令容易出现在被过度保护、宠溺的么儿身上。这个禁止令会让人觉得“永远都当个孩子,什么都不会做比较好”。所谓的“恋母情结”就是这种情形。

  长大成人后还无法脱离“不可以长大”的禁止令的人,最近是越来越多。由父母代替孩子参加联谊、帮孩子决定结婚对象的状况,也时有所闻。

  不可以有情感

  跌倒了,因为疼痛忍不住哭泣,却被父母责骂:“不可以哭!”,被迫要忍住。

  无法坦率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的人,可能就是有这种禁止令。

  这个禁止令会让人压抑自己的情感,对事物漠不关心、毫不感动,不会痛哭流涕,也不会勃然大怒,声音没有抑扬顿挫、表情贫乏的人,可能就是受到这个禁止令的影响。

  不可以思考

  “不要跟父母顶嘴!”、“安静听我说!”

  不少父母会这样威吓孩子。在父母歇斯底里怒骂下成长的孩子,容易有这种禁止令。

  这个禁止令会让人放弃思考,无法进行逻辑思考、冷静判断。盲目迷信、相信卜卦算命的人,可能就是受到“不要思考”禁止令的支配。

  不可以靠近

  “我现在很忙,等一下再说!”、“安静一点!”

  父母总是这么说,很少有机会可以亲近父母,被迫跟双亲保持距离的人,容易会有这种禁止令。

  这个禁止令会让人逃避和父母说话,不会说心事给父母听。长大成人之后,也不会跟别人诉说自己真正的想法。

  即使工作上有烦恼,也不跟主管或同事讨论,自己一个人埋头苦干;即使遇到讨厌的事情,抱着“只要自己忍耐就好”的想法,都可以说是受到这个禁止令的影响。

  不可以成功

  做得好的时候没有得到赞美,失败了反而能受到安慰和鼓励,这样的经验不断重复,就容易产生“不可以成功”的禁止令。

  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毫不关心,只有失败的时候才能得到父母的关心,孩子就会被灌输“不可以成功”的想法。

  还有,听到父母叹着气说:“这孩子每次在关键时刻就出问题……”,孩子就会认定自己是“无法成功的人”。不管创业几次都会失败的人,可能就是受到“不可以成功”禁止令的束缚。

  不可以有欲望

  小时候因为生病或受伤造成父母亲经济负担,或是单亲家庭、看着父母亲为了子女一直含辛茹苦,就很容易产生这种禁止令。

  无法坦率说出自己想要什么,不仅如此,还会把机会让给别人,或是自己破坏幸福。

  薪水很少、自己省吃俭用,却还要供养男友或女友的人;或是朋友开口说“借我钱”就无法拒绝的人,都有可能是受到这个禁止令的影响。

  不可以重要

  考试得到好成绩被老师称赞,孩子很高兴的告诉父母,如果父母只是说声“嗯”,反应冷淡,孩子会因为没有得到认同而备受打击,长久下来就会觉得“自己不可以成为重要的人”。

  有这个禁止令的人,经常会费心让自己不要太醒目,也讨厌背负责任。

  喜欢朴素的打扮,话很少、说话声音也很小的人,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禁止令的关系。有些人当部属或队员很优秀,但是一旦当上主管、队长就无法发挥实力,也可能是受到这个禁止令的影响。

  当有机会升迁时,会因为“不可以成为重要的人”的心态,自己就停下脚步,不愿意使出全力。

  不可以有归属感

  父母帮孩子选择朋友,“不要跟那个孩子玩”;或是帮孩子答辩,“这个孩子很害羞。”

  这种例子屡见不鲜,这会让孩子和同世代的人接触的机会就越来越少。

  有这个禁止令的人总是单枪匹马,无法融入团体或职场中。团体出游或公司旅行时,虽然跟一群人一起出去玩,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自己单独行动,还有总是回绝聚餐邀约的人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禁止令。

【父母对孩子的禁止是一种控制吗】相关文章:

父母的控制欲会影响孩子幸福吗11-09

为什么父母喜欢控制孩子04-25

父母控制欲太强孩子抑郁07-11

父母控制欲强对孩子好吗11-09

父母应该对孩子发脾气吗?08-29

父母真的了解过孩子吗?11-01

父母能瞒着孩子离婚吗11-02

父母在孩子面前需要权威吗?11-03

孩子胆小懦弱皆因父母吗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