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美术培养的误区有哪些

时间:2023-11-13 16:09:35 教育 我要投稿

  1、轻视想象,过分强调技巧

孩子美术培养的误区有哪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个别的家长会因为孩子画的不圆、不方、不像而不满,这实际是没有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培养。

  小孩子画画是没有什么技巧的,所谓的绘画技巧都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而孩子们画画是从不怀疑自己技巧的,他们没有不能画、不敢画的东西。再复杂的人物景象,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就会变得简练起来;再简单的事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就会变得丰富起来,这就是儿童画。

  2、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孩子们的作品

  时常有家长这样评价孩子的作品:“你今天画的真像”、“你怎么跟老师画得不一样呢?”

  现实中,幼儿常被要求学画一定要“象”,横要平,竖要直,把画的“象”与“不象”作为学画的终极目标,这样会导致孩子画画的胆子越来越小,谨小慎微。孩子们在画得像与不像的问题上与成人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孩子画画凭的是直接感受,他们认为只有突出主要的,夸张重要的就是最像的。

  比如:孩子画的爸爸妈妈比房子还要大,画的有身体有四肢的“生物”可能是恐龙。孩子追求的像并不是生活中镜子般的真实。所以,家长在看孩子的画时,不要拿画上的形象与真的比。

  家长应该更新观念,其实幼稚也是一种美,认识幼儿学画的幼稚性和合理性。

  3成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有些家长会让孩子去临摹成年人的作品或一些公认获奖作品,这无异于剥夺了孩子个体经验和创造的权利。

  又或者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把小草涂成黄色或红色就硬要孩子改成绿色,看到小猫长了翅膀,就告诉这些都是不对的,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幼儿学画不应只学画“看”到的,更重要的学画“想”到的。只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作品,才是儿童内心的写照。

  4盲目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有些家长曾问:“老师,我们的孩子现在为什么不学素描,画石膏像,学油画,早起步早学会!”

  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迫切希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想法违背了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儿童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以上肢为例,肩头和上臂首先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晚。

  心理学家格赛尔做了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认为影响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学习或训练的基础,学习知识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训练,才能有效而成功。幼儿期孩子的手部小肌肉还无法灵活控制画笔进行精细的素描活动,也无法准确画出石膏大小的比例,让幼儿进行这些高难度的训练,只会给幼儿造成消极的情绪体验,挫伤幼儿的绘画兴趣,无异于拔苗助长。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一书的作者日本美术教育家鸟居昭美,就把这种目前中国普遍存在的“过分重视美术早教,过早教给孩子画大人审美的画,过早接触美术技法”的教育称作一根绳子的教育。一根绳子的教育妄图用简单的,程式化的方法来提高孩子的能力,这本就是一种妄想。

  美是一种体验,美的因素无所不在,少儿美术教育是少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少儿情感的培养,个性的陶冶,甚至对其整体素质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让孩子无拘无束的随心所欲地涂画,对孩子来说是多么愉快和重要。他们正是通过这个绘画过程,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满足。

【孩子美术培养的误区有哪些】相关文章:

培养孩子自律的方法有哪些03-16

用哪些方法培养与孩子的情感08-10

护肤的误区有哪些04-24

护肤误区有哪些09-13

补血的误区有哪些08-23

有哪些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方法10-06

孩子各阶段的培养重点有哪些10-26

父母培养优秀孩子的方法有哪些10-26

保养肌肤的误区有哪些06-15

恋爱的心理误区有哪些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