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类孩子万万不能打!

时间:2023-11-18 15:16:24 教育 我要投稿

  一、这6类孩子不要打

6类孩子万万不能打!

  1、3岁内的孩子不要打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强烈,同时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而3岁前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即使是有的孩子过于顽皮,体罚他的时间也只能提前到1岁半,对于1岁半以内的婴儿是绝对不能进行体罚的。因为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

  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2、孩子生理或心理有特殊情况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都不能打。这种情况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3、过于内向的孩子过于内向的孩子,这种孩子天性敏感,处理应激能力有限,什么事都掖在心里,外表看不出来,打会加重孩子的压抑。

  4、孩子与父母感情本来不好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好,越打越疏远,越打越逆反,这种无效行为宁可不做。

  5、孩子已经受到挫折和委屈孩子已经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万别干。

  6、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前后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强的自尊心,她们长成后遇到的社会压力会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种受虐倾向,以为打是一种被爱和被关怀,结果会无意识地鼓励丈夫的暴力。

  二、打孩子侧面反映父母修养高低

  教育孩子并没有公认的一定之规,这要看家庭传承的文化与习惯,当下的社会风气,父母自身的修养,孩子的个性与家庭亲密度等等。从统计学来看,在父母文化不高、经济状况不良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挨打要多一些,因为父母的嘴不太善于说理,手就自动来帮忙。父母文化高、经济状况好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挨打要少一些,被管束和教育的程度却要高得多。

  他们父母的智商一般都比较高,能想出很多有效的办法来制服淘气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打其实提示一种关系的亲密性,中国历来有“打是爱”之说。

  亲情融洽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反而随意一些,有时也会有敲敲打打或批评得过火,孩子不会计较,也明白父母的用心。亲情不融洽的家庭,敲打孩子或批评过火可能引发逆反,得不偿失。严重时,甚至产生家庭内的敌意,父母与子女形同陌路。能不能打孩子,要看你和孩子关系铁不铁,常识中“亲妈打得,后娘打不得”就是这个道理。

  三、可以采用以下办法教育犯错误的孩子

  1、冷处理当孩子无理吵闹时,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给孩子以积极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条件反射。

  2、自然后果法。对于喜欢乱碰东西的孩子,在不造成肉体伤害的情况下,可以让他碰一碰煮热的食物,让他直接体会到其中的危害。

  3、用生气的表情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不对。你可以把自己的愤怒写到脸上去,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学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看到大人的愤怒表情,很多孩子会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4、讲明道理。给孩子讲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说清楚这样做会给他带来的直接伤害。比如,你乱碰开水瓶,会被烫着的,到时候会像打针一样痛的。

【6类孩子万万不能打!】相关文章:

这5个睡眠恶习孩子万万不能有10-30

打孩子的危害11-14

打孩子打哪个部位合适04-14

孩子如何打疫苗?11-10

大人打孩子好吗08-20

梦见打自己的孩子09-20

“冷暴力”比打孩子更加让孩子伤心10-31

冷淡待孩子比打孩子更可怕11-18

哪些时候不能打孩子01-15

梦见打孩子寓意什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