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锻炼孩子的性格爱说话

时间:2023-11-19 13:03:23 教育 我要投稿

  孩子胆小不敢说话

怎么锻炼孩子的性格爱说话

  1、作为家长不要太强势,要给孩子留有空间

  家长首先要知道平时不可以太要强,一些小事情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完成就好,要对孩子有耐心,不要迫不及待的大包大揽,要注重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信心,从而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如果家长太强势自认为为了孩子好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孩子没有机会自己独立完成事情、自己去接触别人,这样长久下去孩子就会变得胆小。

  2、家长的倾听作用往往大于苦口婆心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平时都处于苦口婆心教育的状态,其实往往话说得太多,孩子反而会听不进去,而且一件事情反反复复的和孩子强调,孩子会逐渐的怀疑自己的能力。家长要做的就是平时多听孩子说,要明白孩子哪些地方是自己不敢去做的、哪些地方是自己不会的、哪些地方是自己不想去尝试的,然后家长再对症下药。

  3、鼓励的作用往往大于批评

  平时千万不要过多的去批评指责自己的孩子,小孩难免会犯错,第一次错了要好好的去为孩子解答,告诉孩子这件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做,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下次应该怎样注意,而不是气急败坏的骂孩子。有的家长还会说一些很伤孩子自尊心的话,这样的话孩子听的时间久了,慢慢的就会变得不自信,情况严重的还可能会变得非常自卑。

  怎么让孩子大胆起来

  1、对于孩子不要过多苛求,要给予更多的鼓励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家常便饭,如果对于孩子的错误指责过于严厉,孩子便会开始怀疑自己,害怕自己犯错误。

  孩子为了避免犯错,就尽可能做得越少越好,说得越少越好,于是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越来越胆小怕事。

  因此,家长一定不能对孩子犯的错误进行过于严厉的、甚至武断不讲道理的批评,而是进行平和的劝导,给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自信。

  2、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外出、社交机会

  很多胆小的孩子都是由老人带,或者父母工作太忙,经常让孩子待在家里而很少出去。这样要么会让孩子越来越胆小,要么虽然孩子在家不胆小,但出了门就会怕这怕那。

  因此,只有做妈妈爸爸的多和他们交流,并引导他们交外面的同学朋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慢慢帮他克服自身的害羞和胆小。

  3、当孩子过于胆小时,家长千万不要斥责

  要慢慢引导,告诉孩子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不要自己吓自己,而且很多人都是很乐意和他交朋友的。

  如果只是一味地说:“你怎么这么胆小?”“别害怕”这种不疼不痒的话,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更加抵触。

  4、多陪孩子,尤其是做爸爸的

  母亲在教育的时候,会比较容易按照自己女性的原则标准,要求孩子顺从听话。相对母亲来说,父亲更加外向、勇敢、果断。

  “爸爸”这个角色本身就充满着一种来自雄性的保护感与安全感,给孩子巨大的心理支持和力量。爸爸带着孩子玩耍的方式一般也更加能锻炼孩子的胆量。

  如果说妈妈像月亮,那么爸爸就像太阳。一个孩子很难沐浴着月光长成一个阳光少年,他必须吸收来自爸爸的太阳光辉,才能形成开朗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