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要用在对的地方:家长要引导孩子,善良不应被利用不应被欺骗

时间:2023-11-23 07:00:02 教育 我要投稿

  古语有云:“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善良要用在对的地方:家长要引导孩子,善良不应被利用不应被欺骗

  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一味的善良和付出,如果用在错误的人身上,就应了古人的这句老话。善良是要有点锋芒的,它要留给值得的人。

  如今各种事件层出不穷,利用他人真诚与善良的小人之心屡见不鲜。很多不法分子正是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他人的善良之上,不惜做出很多损人利己的事。

  那么,家长们应当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会分辨,哪些人和事值得我们付出爱心,又有哪些人和事,是不值得的呢?

  1、当对方比自己强大时

  父母应当告诉孩子,在自己尚未成年时,应当对向自己求助的成年人提高警惕。无论是在心智上,还是体能上,成年人都要比孩子强大很多。

  盼盼是一个初一的小女孩,有一天放学回家,她经过了一个地下通道口。

  此时,一名中年男子走上前来,向盼盼求助,他说下面有一个大箱子,他一个人搬不动,想让盼盼下去和他一起搬上来。

  盼盼第一反应是:这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找人帮忙搬重物,不是应当找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成年男子吗?为什么要找一个小女孩呢?盼盼当下决定不能跟他下去,于是说妈妈还在家等自己回家吃饭,不能帮忙,然后迅速走开了。

  回到家,盼盼把这件事和爸爸妈妈讲了,给父母吓出一身冷汗。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坏人,否则他的要求太不符合常理了。

  盼盼的父母感叹女儿反应及时的同时,也嘱咐孩子,今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必要的时候可以喊路人或者报警解决。

  2、当所处的环境封闭时

  很多坏人在对孩子下手时,通常都会用“诱拐”的手段来欺骗孩子的信任。

  比如:一个陌生男子对孩子说:和叔叔走吧,叔叔那里什么好玩的玩具都有;

  一个老年人假装身体不适,让孩子帮忙把自己送回家......诸如此类的要求,父母一定告诉孩子不可轻信。

  一旦和陌生人进入封闭的环境,比如室内、地下、车里等,孩子想要求助和逃生的几率将变得很低很低。

  3、当可能有不好的后果时

  豆豆家附近有一些流浪的猫猫狗狗,脏兮兮的,经常在垃圾桶里捡垃圾吃,看上去可怜极了。于是,豆豆和同学喜欢从家里拿出来一些剩饭菜喂给他们吃。

  久而久之,其他的流浪猫狗也知道这里能够吃饱肚子,聚集的越来越多。终于有一次,豆豆被着急吃食的小猫挠破了手背,哭着回家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立刻带豆豆去医院,注射了狂犬疫苗。

  孩子们对流浪小动物产生爱心是一件好事,但是要让他们知道事情的程度是否在自己能够掌握的范围之内,一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就要求助于父母或朋友,而不应当独自硬撑。

  4、当对方不懂得感恩时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于是很多爱心人士自愿捐出自己一部分财产,用来资助一些困难的、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人起初都是存着感恩之心接受财物,可是时间长了,他们渐渐变得贪婪,认为自己的财物都是应得的,甚至对帮助自己的爱心人士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如果不满足,便开始道德绑架。

  父母应当引以为戒,将这种事情讲给孩子听,避免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不知感恩的人,他们不值得拥有别人的善良和爱心。

  没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我们也要学会分辨,把善良留给值得的人。

【善良要用在对的地方:家长要引导孩子,善良不应被利用不应被欺骗】相关文章:

不应强迫孩子午睡09-10

孩子不停哭闹要哄吗 孩子不停哭闹应不应该哄11-05

夏季应不应该给孩子补锌11-15

父母最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09-10

不应该给孩子吃什么辅食11-12

管孩子不是把孩子当出气筒,更不应去激怒孩子!10-27

孩子吃火锅不应该吃哪些食物08-31

要正确引导孩子05-28

孩子耍“小聪明”时,父母不应该夸奖11-21

孩子太善良了怎么办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