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你的话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时间:2023-12-03 11:07:40 教育 我要投稿

  实际上,每次孩子犯了错,他们自己会认识到闯祸了,我们不必过分地强调后果有多么严重。

孩子犯错后,你的话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我们要培养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应付自如的孩子,而不是过渡自责的孩子。

  愿大人的世界不要过于苛刻,多听孩子内心对大人有怎样的声音。

  作为家长,是否也不应该用“听话”和“乖”来作为教养标准呢?

  那对于孩子的错误要“置之不理”吗?什么情况要干涉孩子的错误呢?

  我们发脾气指责孩子时,他们在想啥?

  想象一个满脸怒气、满眼失望的巨人站在自己面前低头看着你,我们心里是什么感受?

  ●我们咆哮批评,孩子内心毫无反应?

  急于指责孩子的错误可能会起反作用。

  如果孩子叛逆心很强,我们的指责好比火上浇油。孩子不仅不会理解我们的教导,反而更加坚持自己的立场。

  研究证明,负面反馈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除了让孩子更伤心、更沮丧外,毫无作用。

  心理学教授伊芙琳·克罗恩针对8-9岁儿童的实验结果证明: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其大脑中负责意识控制的部分更愿意接收正面的反馈,对负面反馈(接收到的坏情绪)几乎没有任何反应。

  这个现象到了12岁才会有所缓解,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关注负面反馈。

  还是收起我们的“狮吼功”吧!

  ●换个思维就会发现,孩子犯错和你想的不一样。

  许多家长在公司里的职位是经理。其实教育孩子和做经理道理差不多,我们不能指望手下每一个员工都和自己一样工作办事。

  孩子也一样,不能要求孩子完全按照我们的想法做决定。

  况且我们所认为的错误,真的就是错误吗?孩子眼中的成功和我们认为的成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拼飞机模型的时候,将一些零部件放在了错误的位置上,你看到的是失败的模型,但是孩子看到的是一个引以为傲的大成就。

  ●允许孩子犯错,可以找到带娃成就感。

  允许孩子犯错不仅有助于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利于我们构建自信心。

  通过不断鼓励孩子去犯错、总结教训、改正不足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孩子真的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你带的宝宝很棒!

  ●在对话中,传达可以让孩子成长的信念

  我们要向孩子传达的信念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只要不是危及生命,都要自己面对,自己解决,并且他们完全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

  我们只顾约束孩子不去犯错,却忽略了孩子正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起来的。

  情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在犯错后知道如何处理。

  只有两种犯错情况,需要我们干涉!

  ①孩子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②孩子所犯的错造成的负面后果在短期内无法显现。

  举例来说,你发现孩子跟另外一个孩子撒谎,但是这个谎话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能马上出现。

  那么我们就需要随机应变,必要时,主动创造一个不好的结果,让孩子认识到撒谎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进而保证今后不会做类似的事。

  ●孩子犯错后,只需要这7句话:

  不少爸妈对孩子犯错后如何沟通,毫无头绪。用一句一句地聊天,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他自然会听话,才能避免重复犯错。

  “发生什么事情了?”

  “你现在的感受是怎样的?”

  “孩子冷静后,可以问孩子想要怎样?”

  “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

  “你决定接下来怎样做?”

  “你希望妈妈做些什么?”

  “事情过去后,问孩子结果怎样?是你想要的吗?”

  不要把我们的孩子想象的太脆弱不堪,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丈量世界,不失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