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出生就定型的孩子

时间:2023-12-08 07:56:06 教育 我要投稿

  妈妈经常会对孩子做的事情提出要求,说:“最起码要做到这个样子。”这句话是非常有杀伤力的。在学习和生活态度方面,每位妈妈定下的标准都不一样,而子女一旦没有达到妈妈要求的那个标准,妈妈就会毫不留情地给孩子定性——连最基本的标准都难以达到。对孩子而言,妈妈失望的表情比体罚和语言暴力更可怕。只要违背妈妈制定的严厉标准,妈妈一个失望的眼神对孩子而言都是很大的压力。因此孩子竭尽全力按照妈妈的标准做事,同时还要看着妈妈的眼色生活,这样下去,孩子通常都会变得非常消极。

没有一出生就定型的孩子

  没有一个孩子是按照父母事先制定的标准出生的,也没有一个孩子一出生就能让父母百分之百满意。孩子要靠父母照顾,为了生存孩子只能想尽办法取悦于父母。可见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说“这孩子肯定会是怎样的孩子”之类的话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怎样的孩子”。很多妈妈会死板地要求孩子必须完全按照自己定的标准生活,如果子女脱离这个标准或者偷偷做了与其相违背的事情,妈妈就会像是遭到背叛一样难过。

  有一位妈妈含辛茹苦地将女儿送进大学之后,某一天在女儿的书包里发现了一包香烟,这位妈妈来到咨询室哭着向我诉说:“我没有把孩子养成这样子啊,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样下去以后谁还要她啊。”对这位妈妈来说,女儿抽烟就像天塌下来了一样。站在妈妈的立场上,女儿抽烟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位妈妈把抽烟的女人定性为行为不检点、生活紊乱、没有男人敢要的女性。

  女儿抽烟,也可能有她不得已的原因。比如,就业的苦恼、难以融入同龄朋友的圈子中等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但是妈妈在发现女儿抽烟之后,第一个想法并不是努力去了解女儿的心理,而是感到女儿“背叛”了自己,并因此十分悲伤。这明显是有偏差的。

  父母并不知道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认为自己经历过的比孩子多,又因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所以习惯用个人已有的知识去引领孩子。孩子们不敢拥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只会按照妈妈的指引来前进,这已经进入一个非正常的境地了,因为帮助孩子独立地面对社会和人生才是父母的真正职责。保持怎样的站姿和坐姿、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与谁相爱和结婚,怎样养育孩子……这些并不是妈妈能一一告知的,也不是由妈妈来决定的。

  生活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妈妈们要努力让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走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同时让孩子享受这样的生活。在人生路上,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会慢慢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去玩、思考、工作,而在此期间孩子也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有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人生是独特的并非可复制和量产的,才能开始学会享受各种经历,尊重和爱护他人。这样孩子就可以与各种不相同的人和睦地共处并享受生活。如果妈妈不懂得这些,就会一直有“我只要我的孩子能生存,决不能让我的家人受损失”的执念,从而让孩子走上一条自己给孩子选择的路。

  真心希望子女“和朋友亲密相处”的妈妈好像已经从这个地球上绝迹了。当然很多妈妈表面上都会这样说,但是内心却想“千万不要输给你的朋友啊”。妈妈为了把子女培养成不能输给朋友的孩子,从小就把他们送到双语幼儿园,此后孩子还会辗转于各种补习班之间,并且妈妈还常常以“不想认真学就放弃吧”的恐怖表情对着孩子大吼。虽然妈妈会认为“我从来不曾向孩子大声吼过”、“我从不会催促孩子”,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妈妈发出的那种严厉的声音本身就是在吼。虽然没有直接催促孩子,但是妈妈会拿着成绩单向孩子提出“排名在你前面的学生还有几个”、“比你朋友的成绩高还是低”等问题,如果这不是催促,那是什么呢?

  妈妈们会对子女在朋友圈子中学习成绩属于什么档次感到好奇,却对子女和朋友的友好程度漠不关心。子女有什么想法、和朋友相处可能会有什么问题,这都不是妈妈关心的话题。一旦成绩下降,妈妈就会给孩子脸色看,而且不会观察到孩子的表情也在变化。

  妈妈们该把自己定下的“标准”放到一边,然后去帮助孩子制定符合他们自己的标准。这样的妈妈在孩子眼里会变得温柔,这样的妈妈可以看见孩子真实的表情、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

【没有一出生就定型的孩子】相关文章:

孩子聪不聪明一出生就知道11-27

孩子一出生就要进行教育11-28

孩子聪不聪明一出生就知道(通用)11-30

孕妇短发怎么定型 怎么定型10-03

十一出游防止孩子走失的6要点要牢记11-15

孩子天生就是自私的吗11-09

那些没有孩子的人真的不想要孩子吗12-03

孩子换床有没有禁忌06-01

没有孩子的丁克真的快活吗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