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好5不要孩子才能更好成长

时间:2023-12-08 11:45:16 教育 我要投稿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也不可避免的会犯很多错误,所以家长急了,可能就会实施错误的教育手段,但是以下这五个不要去做哦。

父母做好5不要孩子才能更好成长

  1.不要搞物质刺激

  有些父母的杀手锏就是对孩子的奖励:考试成绩全部85分以上,奖励100元,90分以上买自行车,95分奖励手机一部;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MP4 。虽有其他不同方式,但刺激效果是一致的。当人生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

  2.不能体罚孩子

  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古训”,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这种做法,直接向孩子灌输了落后、野蛮的文化,扭曲了孩子的人格,使他们留下不同的缺陷。

  3.不可回避性教育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好奇是青少年的特点,性问题是青少年回避不了的问题,但是,许多家长对性问题,在孩子面前闭口不言,致使孩子更加觉得神秘,越是增强了好奇心,导致作出糊涂事情。所以,有些性知识几乎为零的孩子,以至于做未婚妈妈,成为性暴力犯罪的当事人。

  4.不要反对孩子做家务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孩子做家务的一切机会。这样实际是削减了孩子的能力,何况孩子还能从劳动中锻炼身体,放松紧张的神经,一些家长偏偏舍弃了这种好办法。事实证明在家常做家务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小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败感,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

  5.不可扼杀孩子的独立人格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像不像?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像”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

  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父母要从自身做起,不要误导孩子,也不要强迫孩子,学会尊重,亲情将会更加美好。

【父母做好5不要孩子才能更好成长】相关文章:

让孩子更好成长有哪些不要12-03

父母怎样做孩子才能变得更好04-25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成长04-25

怎样让孩子成长的更好04-25

父母不要对孩子的成长过分焦虑12-06

父母更好应该给孩子尊重12-07

怎么样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05-06

父母对孩子不要期望过高12-08

父母怎么如何更好的了解孩子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