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孩期末考试前自残有些话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

时间:2023-12-12 12:14:03 教育 我要投稿

  一个男孩居然在期末考试前自残!这究竟是为什么,背后又存在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家长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一个男孩期末考试前自残有些话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

  1、昨天从老家那边听到一个非常令人吃惊的消息。

  一个亲戚的儿子正读初二。马上期末考试了,全班早就进入了全面复习阶段。这个孩子却怎么都学不进去,接连几次被妈妈从网吧里头拽出来。孩子很羞愧,跪在父母面前各种反省。然而下一次,仍然又被妈妈从网吧里找到,如此孩子大人都非常痛苦。

  在前几天被父母骂过后,孩子一冲动跑去拿刀切掉了自己的一根手指头以示决心。

  我听完心里不舒服了好久。

  无法想象一个孩子如何才会对自己下如此的狠手!更想不明白,学习这件事,到底何时变得这么血腥和残忍?

  孩子因为学习自残甚至自杀,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此前,江苏南通曾有一名高三学生为了“改过自新、好好学习”而剁掉了自己的左手。原来是他热衷网络,不爱学习。看到父母和老师为了自己那么操心,他也痛恨自己。于是在父母又一次被叫到学校后,他给父母留了一张纸条:“我去趟医院”,然后到了一个公交站台,用菜刀把自己的左手剁了下来,再又自己打车到了医院。整个事发过程异常平静。

  一位单亲妈妈说,她女儿一次小测试成绩不理想。妈妈还没发表任何意见,她就羞愧地哭了起来,边哭边往自己脸上扇耳光,并且说:对不起妈妈,我让您失望了。

  还有前不久离世的10岁江苏女孩。

  还记得她的遗书里写了什么吗?“……拜拜了,再见了。还有给你们(父母)不(再)添乱,你也不用天天打我、骂我了……”最扎心的就是这“添乱”二字了。

  这种悲剧不止一次在发生。每次这些自杀的孩子遗书一公布,我们都会发现,那些稚嫩的文字竟然满是温暖和体贴,只是同时还充满了无力感。他们往往会跟自己的父母说,对不起。

  这些孩子在用自残和自杀在“说”什么?他们都在说:

  爸爸妈妈,我不够优秀、不够好,实在对不住。为了不让你们继续失望,为了不再给你们添堵,我只好选择让自己痛并警醒着,甚或干脆死掉——离开这个世界,是我最后能够为你们做的事。

  2、细细想,每个为了学习而伤害自己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句潜台词:不优秀不配活。

  能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着成功。都笃信,有志者事竟成。都认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也表现出了过多、甚至是过度的功利心。

  孩子很敏锐,他们会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早早认识到:

  只有我成功,爸爸妈妈才会关心我、爱我。

  只有我不造成别人太大的负担,大家才会和我做朋友。

  只要我成为他们期待的人,他们就会对我好。

  那么一旦孩子无法成功,不得不成为父母的负担,看起来不优秀不可爱还频繁遭遇批评指责怎么办?除了自责、自罪,除了寻求解脱,似乎没有更好的路可走了。

  当然,也有很多孩子的的确确成功了。他们一路胜利闯关、不断打怪升级,完美地演绎了“别人家孩子”的各种成就,几乎百分百符合父母对一个孩子的所有期待。那么,他们过得就一定好吗?

  我的一个闺蜜就是这么一个从小成功到大的“别人家孩子”。读的大学很好,找的工作也很好,各种奖项一大堆。关键是,她一直一直都很努力。直到有一天,她累到崩溃了,很茫然地问我:怎么办?我不敢闲下来,一闲就有罪恶感。

  她有一个非常严厉的父亲,最期望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女儿“有出息”。

  父亲曾经最常说的话是:你这样不行啊!还得要再努力点才可以!一次,她花了十足的力气考到了年级第二名。回到家,父亲问:为什么你不是第一?

  这么多年,她一直努力做个有出息的人。但无奈的是,心中始终有两个声音绞杀着。一个声音是:你必须要努力,不努力就可能不被接纳,不被爱。另外一个声音是:你不行,你不好。

  她的所有努力都为着父亲,所有沮丧也都是因了父亲,唯独不曾真正为自己活过。

  这样的孩子太多了。

  他们往往看起来很成功。人们以为,这种优秀的孩子应该很坚强、很自信吧?事实恰恰相反。

  虽然他们无论想做什么都能做好,甚至很令人羡慕,但这些都无济于事。所有荣耀背后,都潜伏着抑郁、空洞,和对生活、对生命本身的漠视。一旦他们不再名列前茅,不再有出色表现,甚至当他们突然感到自己没有维持住某种必须维持的优秀形象,或无法达成某个标准,沮丧的感觉立刻就会像梦魇般袭来。焦虑、自卑和羞耻感一起都涌上心头。

  心理咨询室里最多见这样的来访者。

  3、孩子自残、自杀也好,抑或不断努力去做父母眼中那个“有出息”的孩子也罢,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面向。心理学上都将其称为孩子对父母的“忠诚”。

  一个小小孩,不得不忠诚于父母。父母的照顾对他的生存太重要了,所以他会尽其所能避免失去他们。从出生第一天起,孩子就会为这种需要聚集所有的生命能量,好像一朵向日葵,要活下去它必须紧紧追随着太阳的方向。

  最怕的是,父母“利用”孩子的忠诚,要求孩子绝对顺服于自己的需要和意志。于是,孩子可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做他认为对父母最有意义的事,与此同时,他的真实自我无法发展。他们后来可能遭遇的无用感、空虚感甚至绝望都将是真实的。因为他们打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不曾被允许真实地生活过。

  想一想,太残忍了。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如何才能避免亲手将孩子推入如此艰难的甚至绝望的境地?

  第一个,记得告诉孩子,你可以失败

【一个男孩期末考试前自残有些话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相关文章:

孩子6岁前一定要玩够11-15

为什么有些孩子被欺负了也不会告诉家长11-05

教育孩子,不要低估有些话的力量11-14

教孩子时 哪话不宜说 哪话一定要说11-12

有些话你永远不要跟孩子说12-09

13岁前,一定要给孩子这些生命体验10-29

考试前孩子最不希望听到话11-29

六岁前一定要教给孩子的四件事,影响孩子一生!10-28

4岁被拐女童机智脱险这些防拐招数一定要告诉孩子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