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说话方式有问题

时间:2023-12-13 07:30:34 教育 我要投稿

  在早期教育中,就算是跟比较小的孩子沟通的时候,也不要小看了他们。如果我们的说话方式不对,态度不好,孩子也不爱听,不肯照我们的要求做,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效果。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说话方式有问题(合集)

  所以,跟小孩子说话也很有讲究。以下几个实用技巧供家长们借鉴:

  技巧1:用描述性语言代替批评

  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可以避免互相指责和埋怨。让每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该做什么”上面。

  现象:孩子不小心把一杯果汁碰倒了

  A说法:我们看到后,我们一般会生气地说:“你看你,这么不小心,毛手毛脚的!”

  B说法:现在我们这样来说:“看,果汁洒了,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既然是孩子惹出的问题,就让孩子想办法解决。如果孩子回答不上来,这时你可以用描述的语句说出来:“看,果汗洒了,去拿块抹布,把拖把拿来。”

  点评:描述性语言是客观的,冷静的,不带家长的不良情绪,也没有强烈不满和攻击性的字眼,孩子更容易接受。

  技巧2:用拟人化语言代替命令

  亲子教育家指出,拟人化的语言容易被孩子接受,因为它很形象,能激发孩子的想象,让孩子回到童话世界。这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会根据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和感受。

  现象:孩子每次看完电视,都忘了随手关机。

  A说法:家长一般会要求孩子立即去做没做好的事。“你看你,又忘记关电视了,这么不长记性,快去把它关上!”家长如果太凶,孩子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更加不愿去做该做的事。

  B说法:“呀,谁还在电视里没休息呢,电视里的人一定讲累了,玩累了,他们也要睡觉了。”孩子一听,一般会笑嘻嘻地跑过去,“啪”,让电视里的人睡觉”了。

  点评:家长如何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让孩子做事,孩子会觉得很有趣,也愿意听从大人指令配合完成事情。

  技巧3:用善意提示代替警告

  用善意的提示而不是警告责骂会让孩子感到你的耐心,让孩子产生内疚感。从而比较愿意配合你做事。

  现象:孩子吃了完苹果,把果核乱扔在地下,也没扔垃圾桶。

  A说法:你生气地警告他:“告诉你多少次了,吃完的果核要扔垃圾桶,再这样我下次再不买苹果了。”这样的说教效果不大,因为苹果肯定不可能下次不买,一旦再买,等于你说话不算数,没了威信。

  B说法:妈妈可以对孩子简单地提示:“这么漂亮的地板,你把苹果核到处乱扔,是很难看的,妈妈又要重新打扫,不小心踩到还会滑倒。苹果核的家在垃圾桶里。”退一步说,如果孩子无动于衷,那你可以把扫把,簸箕递到他手里,让他扫干净。

  点评:简单的提示让孩子明白他所做的事情错在哪里,给他人带来什么害处。由此而督促孩子自觉改正它。

  技巧4:用说出感觉代替生气

  亲子教育家成墨初指出,孩子做错了事,家长生气、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我们光顾生气,指责,他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给他人带来了什么不良影响,这样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此你可以说出你对这事的感觉,让孩子来了解你的心情和感受。

  现象:你上了一天班回来,非常累,孩子偏要这个时候给他读故事。

  A说法:“你真烦人呀,一边去,能不能不烦我呀!”

  B说法:“妈妈今天上班非常累了,腰也痛,脚也酸,能不能改天讲呢。我知道你一定很体谅妈妈的。”

  点评:这也是引导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教会孩子去体会他人的心情、感受,从而变得更善解人意,通情达理。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说话方式有问题】相关文章: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说话方式有问题12-11

孩子“不听话”?很可能是你理解错了10-30

当你认为你的孩子有问题,那代表你的脑袋有问题11-21

换个方式和孩子说话11-17

脂肪测试:你的孩子是否有问题11-29

你说话不算数的样子比孩子不听话更糟糕12-11

是孩子不听话还是你不懂孩子12-11

孩子有这三种表现可能是智力发育有问题11-03

购物成瘾可能是家里风水有问题09-22

孕妇皮肤瘙痒,可能是孕期有问题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