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娘娘腔或是父爱饥渴症

时间:2023-12-13 11:35:39 教育 我要投稿

  现代社会竞争与日俱争,多数父亲由于工作关系,与孩子接触的机会与日俱减,从婴幼儿到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男孩儿往往被母亲、女老师所“包围”,男子气成了他们人格构建中的稀缺元素,女子气过重便成为现代男孩的标志性弱点,从而形成了一种“父爱饥渴症”。

男孩子娘娘腔或是父爱饥渴症

  男孩儿有点女子气,并没有坏处,而且会显得有人情味和吸引力,但如果女子气过重,将会导致严重后果,例如独立性与果断性不足,严重的甚至可能产生性别认同障碍。现在常能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儿子缺乏男子气概,甚至有的人嘲笑这样的男孩为“娘娘腔”,男孩儿本身也很痛苦,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其实主要原因在于父亲,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们患上了“父爱饥渴症”,也就是父爱缺乏综合症。

  表面看来有些男孩不喜欢父亲,其实他们只是以逆反的方式来表达对父爱的极强需求心理,心理学上称其为“父爱饥渴症”。现代社会竞争与日俱争,多数父亲由于工作关系,与孩子接触的机会与日俱减,从婴幼儿到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男孩儿往往被母亲、女老师所“包围”,男子气成了他们人格构建中的稀缺元素,女子气过重便成为现代男孩的标志性弱点。

  男孩儿有点女子气,并没有坏处,而且会显得有人情味和吸引力,但如果女子气过重,将会导致严重后果,例如独立性与果断性不足,严重的甚至可能产生性别认同障碍。事实上,孩子都喜欢关心、体贴、和蔼可亲、爱护孩子、理解孩子的父亲。

  可现代父亲,你是孩子喜欢的好父亲吗?

  好父亲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他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好父亲是平易近人和宽容大度的,他是孩子心目中能够依靠的一座大山。父亲的豁达、开朗、诚恳、宽厚,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倾诉机会,当他们把心中的苦恼全部告诉父亲时,会感到父亲宽阔的胸膛是那么温暖、舒适、安全,更激起了孩子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孩子最渴望父亲能真正走进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从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可惜很多做父亲的并不懂得这一点。他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即使关心也只关心孩子的生活、成绩,却不去了解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好父亲是有责任感的,他是家庭成员的核心,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户主的职责,这职责使他真诚地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把孩子成长中的一点点进步都挂在心上;他不仅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成绩、能否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大学等,而且对孩子的心理、思想、个性有足够的了解,并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他改掉缺点。

  但不少做父亲的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些心理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自己孩子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更可怕的是处处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去比自己孩子的短处。一位初三男生说:“我爸老说我不好,动不动就拿我跟他同事的孩子比:人家某某考一百分,你怎么就考八十分?人家初一就入团了,你都初三了还什么都不是!人家这次期末又是全班第一!后来我对他说,‘我这不好那不好,你给某某当爸去吧!’”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肯定,需要赏识。父亲用别的孩子作例子为自己孩子树立榜样,目的在于“激将”,而事实上却易导致孩子自信的丧失和崩溃,产生自卑心理。

  你是一个好父亲,就应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照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预先设计的轨道成长,千万莫硬性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要求,注意给孩子减轻过重的精神压力。

  男孩易患父爱缺乏综合症

  世上只有妈妈好,一句童谣带出家教的长期问题——父亲缺席,孩子见不着爸爸,自然妈妈最好了。除却8300万遍布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数字来源根据5月31号央视新闻特别关注报道所述),城市里的孩子,每天能和父亲相处的时间有多少?父亲的陪伴质量是否达标?这是我们全社会值得关注的儿童问题。

【男孩子娘娘腔或是父爱饥渴症】相关文章:

网友或是诈骗分子07-06

孕期头晕或是睡觉姿势不对09-04

“问题孩子”或是感统失调12-02

孕妇孕期水肿失眠或是缺钙,10-24

养胃的水果或是蔬菜有哪些09-30

爸爸陪伴少,儿子容易变成“娘娘腔”10-26

儿童歪脖子或是斜视惹的祸09-10

常头晕手麻或是高血脂12-06

男孩子的霸气起名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