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这种行为别简单定义成小财迷

时间:2023-12-13 15:11:20 教育 我要投稿

  Q:我女儿3岁半了,平时感觉她有点小财迷的倾向,比如每次让她整理自己的玩具,或者帮我做点事情,就要给她钱,她才会干,为什么这么小就这么势利呀?该如何扭转她这种心理?

孩子的这种行为别简单定义成小财迷

  A:在看到这个问题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在家里,是谁给了孩子这样的概念:在做了一些事情之后,要用金钱的方式给予回报?

  或许平时,家人在和他互动的过程中,渐渐植入了这样一种观念。

  有可能在孩子的意识里,他想的是:当我帮妈妈做一些事情、我参与家务时,我会获得报酬。

  在这个提问里,宝宝是3岁半。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规则意识的敏感期当中。他们会对纪律性、规则性的事情有非常严格的执行,甚至是绝对的、百分之百的执行。

  我个人认为,其实孩子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太强的“经济上”的意识。

  三岁半的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部分都由父母安排,家中的“财政大权”还掌握在爸爸妈妈的手中,“钱”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不可替代的资源。

  所以,我们不能对孩子的这种行为,简单理解成“小财迷”的概念。

  如果,我们真的用这样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说一些类似的话,反而会强化他这种状态,有可能把孩子往你不希望引导的方向去引导。

  #怎样才能比较好地引导孩子呢?#

  建议我们的爸爸妈妈可以让规则更加丰富化。

  也就是说,当孩子跟我们一起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他当然可以得到一些回报、或者表扬、鼓励。这种“回报”的形式并不拘泥于简单的一种,而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当然了,要尝试改变原有的规则,采用新规则,在你刚开始你引入新规则时,有可能孩子会不太接受。

  比如,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你给予他的“回报”形式是:带他出去公园里玩儿,或者是给他一个深深的拥抱,那孩子可能会不高兴,因为这样的行为打破了他的原本的对规则的理解。

  但是,当你去解释它、或者坚持不懈地去执行时,孩子对这条新规则的理解度和接受度就会越来越高,他会慢慢理解并接受说:嗯,原来是可以有其他一些方式的。

  那么,当他完全、彻底地能接受新规则时,你就会发现,他的行为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孩子的这种行为别简单定义成小财迷】相关文章:

爸爸的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心里厌恶11-04

当孩子成为小财迷12-01

明智的家长一定不会禁止孩子的这种行为11-05

孩子这些隐性不良行为千万别忽视12-11

哪些行为容易让孩子发展成同性恋11-17

什么是“好孩子”的定义11-07

小心孩子感染这种病毒11-18

孕期这种蛋再好吃最好也别碰了11-27

“他比你小,你让着他点”请别再对孩子说这种话了!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