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舍不得打孩子明天孩子就打你

时间:2023-12-15 14:32:21 教育 我要投稿

  知乎上有人问:你见过最坏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你舍不得打孩子明天孩子就打你

  有人说是仗着比别人大,欺负其他小孩子;

  有人说是岁数不大,满口脏话;

  还有人说是偷鸡摸狗,坑蒙拐骗;

  这些孩子毋庸置疑是坏孩子,但我见过最坏的孩子是这样子的——

  一名小男孩因妈妈不让玩手机,连续抬脚向自己的亲妈飞踹了5脚,奶奶劝阻未成,妈妈却没有还手。

  14岁女孩当着众人的面,连扇父亲十余个耳光,拳打脚踢,飞起来踹,父亲不但没有还手,也没有生气。

  儿子哭闹着让母亲买玩具,母亲不买,儿子狠掐母亲脖子直至答应,母亲任由任性气大的儿子抓其头发。

  之所以说这些孩子最坏——

  试想一个对父母都如此歹毒的人,一个脾气火爆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人,长大后,又能容忍何人何事?

  这些孩子匪夷所思的行径触动了很多人,很多人谴责他们的丧尽天良和禽兽不如:

  一个孩子能有多愤怒,连父母都打;

  真是白眼狼,父母真是白养活他们了……

  别以为这只是个案,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说过一个小故事:

  在演讲《弟子规》讲到“守孝悌”时,让助手搜索一年以内的“不孝、杀父”的例子,然后打印出来,作为演讲案例。

  讽刺的是,不一会儿,助手告诉他:“打印纸没有了!”

  自古以来一直奉行“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国”。

  在古代,孩子打骂父母事件,辱骂祖父母父母者已是大罪,最高还会被判死刑,更何况是殴打、杀害。

  但反观现在,孩子殴打、伤害父母事件频发已被称为一种“新型家庭暴力”,让人深思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倾尽所有,孩子却对父母报以拳脚?

  01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有人可能认为把小孩子家闹闹情绪动辄就上升到“家庭暴力”,是给孩子乱贴标签,是危言耸听。

  但当你看见这样的新闻:

  20岁的少年因讨钱上网不成,拿起菜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砍死在血泊之中;

  16岁女孩囚禁母亲8天,4天不给饭吃,将母亲捆在椅子上殴打,母亲被折磨致死;

  15岁少年弑母竟说“不后悔”;

  14岁少女杀死奶奶被判12年……

  你还会觉得是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么?

  孩子打父母频频发生,但比起事件本事更悲哀的是,父母对孩子殴打自己居然无动于衷(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几则新闻父母的态度),他们选择不反抗,甚至出现“妈妈被打不敢回家”等令人瞠目结舌的场景。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打人行为沾沾自喜,甚至还以“怂恿孩子打人”为乐趣。

  我就见过一个奶奶对自己家的一岁孙女能够打人笑得合不拢嘴,认为孙女打人是长本事的表现,还到处“炫耀、演练”孩子的打人本领。

  毋庸置疑,上述这些父母或者老人大多抱着这样的心态:

  小孩子嘛,不懂事很正常;

  小孩闹着玩儿;

  小孩儿能犯什么大事;

  小孩子长大就知道孝顺了……

  用鲁迅先生的话——“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来形容他们的想法再合适不过。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小时候犯的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任其养成坏的品行,就有可能导致长大之后犯更大的错误。

  孩子年幼无知,不管动手打谁,一定要在孩子第一次打人的时候就扼杀这样的行为。

  否则,是非观念的混乱,长大后他就很可能变本加厉打你。

  当前,所有人都在倡导快乐教育,要求尊重孩子。

  虽说父母不能过于严厉地教育孩子、打骂孩子,但若孩子已经到了动手打父母的地步,父母还是不以为意,那等待的必将是孩子的越发剑拔弩张。

  父母别以孩子小,打人没关系。到头来,自己种的恶果还得自己吃。

  今天家长不“打”孩子,孩子明天就将打你。

  今年孩子打父母是新闻,父母不管不问,明年就会是常闻。

  02只重成绩扭曲人格

  对于孩子打自己,除了不以为意的家长,更有默默忍受的家长。

  这些家长甘愿做孩子的“出气筒”,只求孩子成绩好,却不知道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

  还记得“深圳公务员廖天野打骂父母”的事件么?

  廖天野就是不折不扣的成绩好的孩子——北大毕业,又考上了公务员,可最后是怎么对父母的:

  六旬的父母去给廖天野带孩子,却因小事遭儿子打骂,衣服被儿子撕破,左肩膀被儿子咬得鲜血直流,最终被儿子逐出家门。

  父母多年的养育栽培,换来的却是一场禽兽不如的撕咬和毒打。

  面对舆论的口诛笔伐,被打老父亲还一味地包容廖天野,“希望记者们不要再给儿子太大压力,我们这是家务事。”

  事件一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徐光兴分析道:廖某是家中的独子,父母比较宠爱他,在他犯错的时候未能及时纠正反而一再容忍。

  所谓“一俊遮百丑”,父母只注重了他的学习成绩,在其性格培养上显然有所欠缺。

  惯未成年人的后果最终要由成年人来承担。只重成绩,不重人格的惯子,不仅害他,更是害己。

  轰动一时的“留学生机场弑母”案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日本留学五年的汪佳晶,25岁了,每月还张口找母亲要7000元学费和生活费,母亲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可悲可叹,母亲在没有生命危险后,还以“孩子有精神病”为孩子辩护,但最终还是输给了法律。

  也许,儿子身陷囹圄那一刻,母亲才意识到自己一味的忍让、宠溺、包办,只求成绩,正是杀害孩子的真正元凶。

  家长别以孩子成绩好,撒泼没关系。到头来,自己种的恶果还得自己吃。

  今日家长不“打”孩子,孩子明日必将打你。

  今日孩子打父母是新闻,父母不管不问,他日定会有人替你管孩子。

  03最好的家风尊重与感恩

  纵观对家长施暴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不懂得感恩父母。

  拿上面的“留学生机场弑母”来说,25岁本该靠自己赚取生活费,他却找母亲要的那么心安理得,当母亲拿不出钱时,居然不念任何恩情,回报的是满腔怨恨的利刃。

  这就是中国式家长的悲剧,对孩子付出一切,对孩子有求必应,撑大了孩子自私贪婪的欲望。一旦父母没有满足他们的任何要求,张牙舞爪的他们便丑态百出。

  即使有时候,父母已倾尽所囊。

  看见过这样的新闻,小伙当街殴打父母,只因为嫌弃父母买的婚房太小。

  网友的评论很感人:“我给你的不多,但是我仅有的”。

  外人都能看出的道理,对父母的收入和艰辛都有所了解的孩子,为什么只是无情地暴击?

  曾有一个研究机构对来自美国、日本、中国的孩子进行了一次名为“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

  美国孩子最尊敬的人排名第一的是父亲,第二是乔丹,第三是母亲;

  日本孩子最尊敬的人排名第一的也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第三是坂本龙马;

  而在那批接受调查的中国的孩子心中,最尊重的人根本不是父母,父亲被排在最后一名,第10名,母亲更惨,挤出前10,排在第11名。

  全面富二代的影响下,所有人都围绕孩子为中心,让孩子形成了“所有人都是围着我转,都是为我服务”的思维模式,这样长大的孩子能尊重他人,才是怪事!

  看过一期综艺节目《中餐厅》,对赵薇的育儿理念非常赞同:

  “教育孩子,千万不能太把孩子当回事。否则会让孩子拥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将来你老了,孩子也觉得你没那么重要”。

  对于孩子的不感恩,不尊重,就是因为父母太把孩子当回事了,而不知不感恩、不尊重父母的孩子,成人后比狼更可怕。

  最好的爱是让孩子学会感恩,最好的家风是让孩子学会尊重。

  教导孩子学会尊重、懂得感恩,父母殴打孩子的事件将会变成天方夜谭。

  04智慧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敬畏心

  有人做过调查,家长能接受幼儿园孩子被惩罚的底线是什么?

  收到最多的结果是——罚站几分钟”或“轻轻打手”,这恐怕也是父母能忍受的最大限度。

  当前社会正弥漫着家长舍不得管,学校不敢管,孩子犯错成本低,孩子没有敬畏之心的教育气息。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某论坛上的关于《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演讲刷爆了朋友圈。

  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

  现在的孩子,犯错成本太低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

  我觉得教育不能再一味地让步,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任。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的!

  我觉得我现在非常羡慕我父母,他们敢骂孩子、揍孩子,但是我们依然爱他们。

  今天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哪怕是一个眼神,没准明天就能把长辈杀了。

  我们对孩子没有一些控制、抑制、约束,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这位教授提出了“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虽然不赞同棍棒教育和体罚教育,但支持有理有度的惩戒教育,让孩子有敬畏之心。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对照现在孩子殴打父母的所作所为,就是缺少敬畏之心。

  加里宁说,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

  为了让你的孩子,在最好的年龄绽放最好的开端,请树立家长该有的威严,让孩子具备敬畏之心。

  对父母有敬畏之心的孩子,才会敬畏规则,才能更加自律。

  孩子殴打父母,也许还没有发生在你的身上;也许,它已经发生。

  若父母还以孩子小、孩子成绩好,容忍孩子,今年父母不“打”孩子,明年孩子就能打你。

【今天你舍不得打孩子明天孩子就打你】相关文章:

今天你抱孩子了吗12-05

今天你赞扬孩子了吗12-14

今天,你让孩子做家务了吗?11-29

孩子,今天你喝够水了吗?11-26

今天,你和孩子聊天了吗?11-28

舍不得让孩子付出,你凭什么教育出优秀的孩子?10-28

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11-01

你当孩子是宝,你的孩子却当你是草。10-31

你的孩子是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