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骂也能给孩子立规矩

时间:2023-12-19 15:16:25 教育 我要投稿

  孩子小气,不懂得分享

不打不骂也能给孩子立规矩

  “玩具不让别人玩”

  有一次带柠檬去操场玩,带了皮球和一辆小狗造型的车子,正和她一起踢皮球,突然,喊着“狗狗!狗狗!”就跑了,原来有个小男孩正坐在她的小狗狗车子上,她二话没说就把小男孩推下了小车,小男孩哇哇直哭。回家我跟奶奶说这事,奶奶说,柠檬这段时间经常这样,拿完别人的东西玩,却把自己的东西看得特别紧,别人一动就大吵大叫地嚷“这是我的!”我的孩子真的是小气鬼么?

  分析:

  “霸道、小气”这种行为一般是在孩子2—3岁左右之后才出现,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我”的意识逐渐清晰,他们开始将自己和他人区分开,并逐渐将这种区分延伸到物品、玩具上,像模像样地将自己的所属物品“保护”起来,在他们眼中“什么都是我的”,这让他们看起来“自私、霸道”。

  但其实这是孩子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并不是真的“自私、小气”,只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随着孩子分享意识的发展,这种独占现象会有所减缓。

  建议:

  1、既然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强烈的“占有欲”,爸爸妈妈们不妨分配一些玩具、生活用品等,让孩子自己支配管理,尊重和满足孩子的这种物品占有欲望。

  2、爸爸妈妈要让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而且,在分享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快乐。用商量和友好的口气和孩子“借玩”物品,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再培养分享意识,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分享。如果孩子在刚刚学会主张自己权益的时候,就经常被剥夺选择的权利,成人后更容易养成依附人格。

  我的孩子是强迫症么?

  3岁的优优,最近总因为一些小事儿哭闹不停。比如,他正在看动画片,妈妈喊他吃饭,他回来后非要妈妈把看了一多半的动画片再重头放一遍;再比如,家里的门铃声响了,他非要自己去开门,如果其他人打开了门,他会把已经进来的人推出去、关上门,然后让他们重新再按一次铃、重新开一次门;吃糖时,要自己剥,如果大人把糖纸撕开,他会愤怒地扔掉它,要求重来一颗。

  分析:

  如果你的孩子也表现出类似优优的行为,“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尝试,对场所、顺序、约定和习惯等要求严格”,那么爸爸妈妈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你的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这可是孩子思想和心理成熟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出现的。

  在这一时期,孩子们通过"我要做","我要自己做","我不"来表达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对事物的理解和态度。当他们的秩序感得到满足,他就会感觉安全和快乐,如果在这个时期我们能帮助孩子能养成良好的秩序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们也会将物品摆放有序,做事条理清楚,这些都是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习惯。

  建议:

  1.当孩子因为“秩序”被破坏而哭闹时,爸爸妈妈们应该理解孩子。如果孩子只是要求“重来一遍”,那不妨就重来一遍,否则你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平复孩子的哭闹。

  2.如果孩子对于某些事情或者物品的摆放有他自己设定的顺序,那爸爸妈妈可以由得孩子自己去,只需要在做任何跟他有关的事情之前,先问一下他的意见,不要擅自帮他代劳,另外,还可以让孩子收拾玩具和日用品,这不仅能让孩子养成整洁有序的习惯,还能让他们满足。

  孩子总是喜欢重复做同一件事情?

  柠檬最先接触的动画片就是《粉红猪小妹》,她每天都会看上2、3集,第一季50多集的动画片,她反反复复看了有4个月,每天晚上睡觉前还会缠着我给她讲《粉红猪小妹》的绘本,要知道绘本和动画片的好多内容都是一样的。除此之外,她还喜欢反反复复的按开关,玩同一个游戏,听同一首歌。每次做的时候她都很认真、很投入。总是做同一件事情,她不会觉得很枯燥么?

  解析:

  孩子喜欢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并不是缺点,而是他们学习新事物的一种方式。由于宝宝的认识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还很不完善,他们不可能象成人一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如果每次都看不同的动画片和图画书,会出现记不住、无法接受的现象,而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则能避免这一现象,使孩子在重复中检验自己的记忆和期望,从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

【不打不骂也能给孩子立规矩】相关文章:

对孩子不打不骂的大高招12-14

对孩子不打不骂10大高招10-04

怎样“立规矩”,孩子才不抵触?11-01

不打不骂3招让孩子渴望、爱上读书11-15

不打不骂不吼教你搞定说不听的熊孩子12-18

给孩子立规矩方法11-20

不打不骂不罚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家长必看12-13

还在忙着给孩子立规矩?这最常见,再不打破就晚了!10-28

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值得一看11-20

到底应该如何给孩子立规矩?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