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时间:2024-01-03 18:41:39 教育 我要投稿

  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的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吗?”学生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这则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的确发人深省。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不得不说,中国大多数孩子,他们学习更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他们习惯人云亦云;他们遇到问题了,求助于书本网站,觉得说得都很对,可就是不能用在现实中解决问题。但是总有一部分孩子,他们看问题有自己的观点,而且独到深刻;他们做事情有效率,学习能力强。

  其实,这两类孩子之间只相差是否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有主见,很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质疑,是独立思考的第一步

  “学贵知疑”,疑是探究知识的起点,能使人心中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家长们应学会为孩子适时激疑、巧妙设疑、引导解疑。

  适时激疑

  如何鼓励孩子质疑,需让孩子建立一种意识:权威和现成的答案并不总是正确的,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我们可以创立自己的思想;需为孩子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为孩子创设“问”的空间,让孩子“问”有保障,积极评价孩子的所有疑问。

  巧妙设疑

  这是引导孩子质疑的阶段,首先家长需要明白孩子是做事情的主体,引出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充分地动手、动脑。其次,你要教会孩子有效的质疑方式。孩子们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方式,家长在引问过程中能经常为孩子提供高质量问题的范例,孩子就会在家长引问的潜移默化中学会这些问题的发现以及思考的范式,从而缩短自己产生创造性问题的时间。

  引导解疑

  这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并体验到成功的策略。追问法和反问法是家长可以借鉴的引导方式,当孩子对自己的回答犹豫不决时,你可以追问孩子:“你回答的理由是什么”、“还有没有补充”等,这有助于让孩子找准自己的观点定位,拓宽自己的思维。当你得不到孩子的正确回答时,你不用急于纠正其中的错误,你可以抓住错误的症结反问孩子,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错误。

  适用性分析,是独立思考的深层加工

  接收到的信息对我是否适用?只有对接收到的信息保持怀疑,才能进一步分析,而不是全盘接收。对于马上来临的中考和高考,孩子们要面临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难题,你问孩子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学校或这个专业的时候,孩子往往回答不出所以然,甚至来了句“我朋友说这个学校学习环境好”,“那个专业就业机会多”。这些信息对孩子真的适用吗?

  盲目跟风带来的结果只有后悔。选择学校和专业不是一件小事,独立思考是对自己负责。孩子需要先看到自己的需求,再结合接收到的信息,实践之后才能出真知。作为家长,我们为了让孩子独立思考,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是我们有责任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中,家长切记不要做孩子的铺路人,要做孩子的引路人。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相关文章: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11-29

怎样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呢?11-01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11-13

怎样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12-29

别抱怨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可以这样培养的10-28

怎样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01-01

怎样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11-20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10-27

怎样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