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了要不要马上抱

时间:2024-03-21 10:26:19 教育 我要投稿

  宝宝哭了要不要马上抱

宝宝哭了要不要马上抱

  家里老人都说,经常抱孩子,会把孩子宠坏,以后有的累!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马上抱?

  那咱们先把答案明确了:要马上抱!

  哭泣和求安慰,是每个宝宝与生俱来的本能。

  尤其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我们要做的就是无条件回应。

  先告诉宝宝我在,然后再看情况解决他真正的需求。

  所谓孩子哭了不能抱,其实就是哭声免疫法,来自一个臭名昭著的实验。

  1920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者约翰·华生,将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小阿尔伯特,放在了小白鼠和一些毛茸茸的物体旁边。

  只要小阿尔伯特一接触小白鼠,华生就会立刻用锤子敲打铁棒,发出巨大的噪音,一次又一次。

  最后,即使没有任何可怕的声音,小阿尔伯特对于小动物、毛绒玩具都产生了恐惧。

  更残忍的是,这种恐惧深深地冻结在了孩子的脑中,实验结束后好一段时间都没有恢复正常。

  这一实验让约翰·华生坚信:儿童是可以被训练的,并提出了婴儿哭了不能抱的哭声免疫法。

  这套方法也漂洋过海流传到了中国,并被不断包装和神话。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家长信奉,抱,会让宝宝的依赖性更强;不抱,则可以让宝宝更独立。

  然而,1岁内的宝宝还不会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哭泣和比划的行为,其实就是对自己内心需求的一种诉说。

  等不到爸爸妈妈的回应,换来的始终只有漠视。一次又一次之后,宝宝又怎么能找到本应该拥有的归属感呢?

  孩子一哭就抱会宠坏孩子吗

  一哭就抱,到底会不会宠坏娃呢?

  答案当然是不会!

  哭声免疫法一直都受到了很多的质疑,在40年后,英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的恒河猴实验推翻。

  哈洛设计了两个代理母亲。

  一位是温暖、柔软的绒布妈妈,触感更像真正的猴子妈妈,但是不提供食物;另一位则是金属丝网妈妈,它坚硬冰冷,但挂着奶瓶提供食物。

  在连续165天的测试中,哈洛发现大部分的时间,小猴子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身上。当它们受到惊吓时,也会立马紧紧地抱住绒布妈妈,慢慢安静下来。

  换句话说,如果只给宝宝提供食物,那仅仅只是一个食物提供者。对于宝宝而言,比起食物,更重要的其实是妈妈温暖的抚摸和安慰,是对妈妈的信任和喜爱。

  根据这个实验,哈洛也提出,妈妈的角色之一,就在于当宝宝感到害怕恐惧的时候,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如果宝宝因为害怕哭泣时,在最信任的妈妈这里,都无法得到安慰和回应,他该是怎样的绝望?

  为什么娃一哭我们就想抱

  宝宝的哭的时候,不管你的选择是抱还是不抱,第一念头几乎都是「抱」。

  哭喊是一种原始的求生信号。所有人类在听到哭声的时候,都会心跳加速、身体随之分泌应激的荷尔蒙,本能地想做点什么,让哭声停止。

  所以说,宝宝一哭家长就头大、纠结,是有原因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宝宝要是一天哭上好几次,妈妈会有种特别心累的感觉,其实是身体频繁切换到应激的状态的缘故。

  因为这些生理反应,我们一听到宝宝的哭闹,就本能地想通过最快的方式让哭声停止。

  于是,就有了一哭就想抱反应。

【宝宝哭了要不要马上抱 】相关文章:

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11-18

孩子哭了怎么办?要不要抱?11-18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及时安抚好处多!11-03

孩子哭了不能抱12-30

宝宝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这些带娃经验会害了孩子12-15

3岁以内孩子哭了不抱比抱要更好11-05

宝宝要不要光脚08-30

抱宝宝的正确姿势09-10

抱新生宝宝要有讲究10-04

抱宝宝有哪些讲究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