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生怕死的故事

时间:2024-02-16 13:43:12 美文 我要投稿

贪生怕死的故事1

  西汉末年,汉哀帝的皇亲刘立,凶狠残暴,无恶不作,根本不把地方官放在眼里。

贪生怕死的'故事

  不久,又任意杀害下属中郎曹将等人。

  哀帝大怒,派廷尉等高官去梁国查办此案。

  刘立装病不起。

  于是办案官员传讯梁国大臣,指责刘立不思悔改,对抗朝廷,并透露风声说,圣上将下令收回梁王印玺,将他逮捕下狱。

  直到这时,刘立才感到事情严重,赶紧脱去王冠,跪在地上求罪。

  他把自己犯罪的原因归之于幼年失去双亲,在宫中与宦官、宫女相处,染上了不良习气;加上左右大臣搬弄是非,常把他一些细小的过失传到朝中,以至圣上对他不满。

  接着,他又可怜巴巴地说:“这回我杀了中郎曹将,确实罪不容赦。但是现在腊冬快过去,新春大赦就要到来。由于我贪恋生存,害怕死去,所以假装生病,并非是故意对抗朝廷。这样做是希望侥幸拖到明春等待大赦。”到了第二年春天,哀帝大赦天下,刘立又一次逍遥法外。

  但是,刘立还是没有好下场:后来王莽篡权,刘立被废为平民,不久自杀身亡。

贪生怕死的故事2

  【汉字书写】:

  贪生怕死

  【汉语注音】:

  tānshēngpàsǐ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怕死,即诈僵仆阳病,侥幸得逾于须臾。”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指为了活命失去做人的准则;强调怕死。

  【贪生怕死的意思】:

  贪:贪恋。贪恋生存,惧怕死亡。多指面临危及生命的关头,只求能够活命而不顾道义。多用于批评怯懦的人。

  【贪生怕死的近义词】:

  胆小如鼠、苟且偷生、贪图享受、贪生恶死、贪生畏死;

  【贪生怕死的反义词】: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万死不辞、宁为玉碎、舍生忘死、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贪生怕死的故事】

  西汉时期,汉哀帝刘欣在位的时侯有个名叫刘立的皇亲贵族,此人性格相当火暴,随意的.对他人动手动脚,而且心狠手辣,轻则残重则亡。朝廷的数位大臣多次奏请皇帝请求对刘立进行严格的管制,以此平息民愤。汉哀帝见影响太坏便批准了奏请,朝廷马上将刘立的兵器和坐骑没收了,并要求他不得随意进出皇宫,对他采取了多项限制。但是没过多长时间刘立仍然我行我素,私自出宫又将数人打伤,汉哀帝也是气得怒发冲冠,将刘立的爵位降为五百户,以此作为对他的惩罚。但是刘立屡教不改,后来睢阳县丞结下梁子后唆使家奴将其刺死。东窗事发之后刘立被处以死刑,此时汉哀帝于心不忍,最后只是削减其封地便草草了事。在汉哀帝一而再再而三的袒护之下,刘立更是有恃无恐,没过多久又把中郎曹将给杀了,这一次大臣们以为汉哀帝会痛下决心便对他进行严审。刘立见此情景也害怕起来,便假装自已有病想拖到下一年的大赦蒙混过关,他跟审讯员说:“我罪有应得,可是我也贪生怕死,希望明年的春天可以对我从轻发落。”没想到汉哀帝最终还是将他赦免了,甚至连刘立的爵位都没有降低。

  【贪生怕死例句】

  元.李寿卿《说鱄诸伍员吹箫》第三折:“[鱄诸云]我说便说,争奈有些儿去不得哩。[正末唱]元来你这般贪生怕死无仁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承曰:‘耳目甚近,请公低声。’腾曰:‘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论大事!’说罢又欲起身。”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程婴流涕言曰:‘小人一时贪生怕死,作此不义之事,无面目复见晋人,从此将餬口远方矣。’”

  郭沫若《虎符》第二幕:“她始终和我闹别扭,一下子又说我贪生怕死,一下子又说她想去当女兵。”

  【贪生怕死造句】

  那些同流合污的社鼠猛狗平时都是趾高气扬,一旦东窗事发便成了贪生怕死的货。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那些恶贯满盈的达官贵人们在成为众矢之的的时侯也是贪生怕死的。

贪生怕死的故事3

  成语故事贪生怕死的故事

  【成语故事】西汉末年,诸侯国梁王刘立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任意杀害手下中郎曹将。汉哀帝大怒,派钦差到梁国捉拿刘立。刘立感觉到事态严重,就脱去王冠跪地请罪,说自己贪生怕死并非对抗朝廷,只是等待朝廷每年的新春大赦。

  【出处】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汉书·文三王传》

  【解释】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没有骨气

  【相近词】贪图享受、贪生畏死

  【相反词】舍生忘死、视死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