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作文

时间:2024-02-17 07:23:23 美文 我要投稿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故事作文8篇,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故事作文

历史故事作文 篇1

  小大之辩

  《逍遥游》一开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开篇即给我们说“大”。接下来,大鹏(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冥灵(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彭祖(以久特闻),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连绵出场,都是大人大物大境界,弄得我们滚滚红尘中的小人物目眩神迷,妒羡不已。

  可能是为了安慰我们,也可能是为了让渺小的我们也能找到自己的群体,与之相对,庄子也给我们展示了一系列“小”的人物:蜩与学鸠,狠命一跃才能飞上檀树和榆树树梢;斥鴳,攒足力量拼命一搏也不过飞上数仞之高。朝生暮死的菌,春生夏死的虫,还有,那些因为博取了富贵而自视甚高的人。

  并且,有意思的是,这些“小”东西,无一不沾沾自喜,无一不自以为是地去嘲弄“大”。

  于是,庄子感叹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就是小大之辩啊!

  文章写到这个层次,很心灵鸡汤。但庄子显然不是鸡汤大厨。因为我们知道,在庄子的观念里,世界上没有小大之别,他“并有无修短白黑而一之,以大归于‘混沌’”,他“‘不谴是非’‘外死生’‘无终始’”(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在《齐物论》里,他甚至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在他的意识里,哪里又有什么“小大之辩”呢?

  可是,他在此明白地说了“此小大之辩也”,还明白地说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小东西”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小”的: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开口即是赫然的“我”字,以自己的标准判断大鹏:我如此,他何必如彼?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还是“我”,我在此,他何必在彼?更可笑的是,甚至把自己在蓬蒿之间的飞翔当作飞翔的极致。

  再看《秋水》篇中的河伯。秋水时至之时,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还是斤斤于一“己”之在。与斥鴳相似,它也以为天下的境界都在它的河里。

  问题是,一只鸟在飞翔,但飞翔不在一只鸟那里;蓬蒿之间是空间,但空间不在蓬蒿之间;河里是水,但水不在一条河里;天地之间有井,但天地不在一口井里。

  蜩啊学鸠啊斥鴳啊河伯啊,你们小并不可笑,可笑的是你们张口闭口即是我如何我如何天下之大唯我独在!何时你们才可以“吾丧我”?

  一个牙签,我们不会嘲笑它的小,人们用它剔牙时我们也不会笑。但是——当我们看到某人手执一根牙签,和手执大刀长矛的人对峙时,我们会掩口胡卢而笑。

  我们是在笑那个使用牙签的人。

  “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秋水》)这不是嘲笑管锥,是在嘲笑我们使用管锥的方式:管锥不能用于囊括天地。

  所以,庄子不是在嘲笑“小”,而是在嘲笑用有限的`“小”去判断无限的世界,嘲笑的不是“小之体”,而是“小之用”。庄子不会嘲笑我们知识的有限,但当他看到我们拿自己有限的知识去判别世界时,如同看到一个人拿着牙签自信地走上战场——庄子仁慈,他一定是无法忍住,才笑出声来的。

  我们的错误,不是由于我们的无知,而是源于我们的已知;让我们迷失方向的,不是我们不知的东西,而是我们已知的东西;让我们失败的,不是那些被我们遗忘的东西,而是那些被我们当成成功法宝坚执不放的东西。

  绊倒我们的,不是地面上“无”的东西,而是那些“有”的东西。

历史故事作文 篇2

  说起讲历史故事也就是这几天的事。

  第一次是在第七期家庭读书会后,由于读书会的主题使得我有了给儿子谈谈中国不屈史的想法。于是一日和儿子一起坐在小黑板前,追古忆今地简单讲起中国历史。没想到这激起了儿子极大的兴趣,不仅当时听得认真,事后还经常揪出问“元朝时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大呀?”“唐朝时有多少国家来我们国家朝贺呀?”“八国联军都是谁呀?”诸如此类的问题。小家伙的脑袋里有了一些浅薄的历史知识。

  第二次是在某日睡觉前,该讲的故事已经讲完,时间也已不早,可是儿子钻进了牛角尖,非要继续听故事。怎么办?为此呵斥一顿吧?儿子一定不高兴,本来一个美好的晚上就这样化为泡影岂不可惜。于是,先谈条件再讲故事。“儿子,真的很晚了,但是看你这么想听故事,妈妈就再送你一个,不过不再念书,关上灯妈妈给你讲一个妈妈肚子里的真实的故事。讲完后赶紧睡觉,下不为例。怎么样?”儿子一听,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们开始讲“霍元甲”的故事,精武门、迷踪拳、俄国大力士、东亚病夫、力战日本武士一点点讲出来,儿子听得津津有味。讲完后,儿子问我:“妈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呢?”我说:“看书呗!书上都有呀!”儿子又问:“写书的人又不生活在以前,他们怎么知道的呢?”噢!儿子这个问题问的还挺有深度的嘛!我认真地回答儿子:“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人在专门记录历史,他们真实的.记录当时发生的各种事件,并且一代一代的把它传下去。还有一些人在整理它们,并且写成书。所以我们就可以从书中学到这些历史。”儿子很满意我的回答安静地睡觉去了。

  第三次是在回家的路上。儿子百无聊赖地走着,突然说:“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想来一路寂寞走路,还不如讲个故事。于是我向儿子讲起了“卧薪尝胆”的故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之间的争斗大大的吸引了儿子的兴趣。一段发生在春秋时期的经典故事就在我口若悬河的讲述中灌入了儿子的脑海,儿子也有了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概念,同时也知道了夫差、勾践、伍子胥、伯嚭、范蠡、文种、西施这些历史人物。

  就这样几个故事讲下来,儿子对历史故事有了浓厚的兴趣。以前也曾抱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给儿子读过,但是漫长的历史实在太遥远了,远古时代蹩口的名字读起来让我们都感生涩,于是坚持不到“商”、“周”就停下来了。现在,儿子整日里缠着我讲历史故事,尽管我搜肠刮肚的把自己的所知都翻了出来,可是仍然不能满足小家伙的需要。只好一边抱着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充电,一边随时随地地抖给儿子。这样以来,突然发现对低年级的孩子有板有眼地给他读历史故事不一定能够锁住童心,但是将历史故事融入大人的脑海,在闲谈漫步中用口语讲给孩子听好像更具有吸引力。

  历史故事讲起来,一方面轻松愉快地给孩子的脑海里打下一些浅薄的历史烙印,一方面也逼迫着自己不停地学习新知识,和孩子一同进步的过程真的是非常愉悦。

历史故事作文 篇3

  人这一辈子,均难逃被备胎的命运——孙权都称帝了,还是有很多人把他当备胎。

  辛弃疾有词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而曹操根本不让孙权参与“调胎”。原因很清楚,在曹操的心目中,孙权被备胎了。实际上,在《三国演义》中,除了曹操外,把孙权当备胎的,还大有人在。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道:“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为“援”的,不是备胎又是什么?真佩服诸葛亮那么年轻就认识到孙权的备胎价值。

  鲁肃也算一个。周瑜去请他之前,曾对孙权说:“其(鲁肃)友刘子扬欲约彼往巢湖投郑宝,肃尚踌躇未往。今主公可速召之。”待周瑜登门,鲁肃的说法变成了“近刘子扬约某往巢湖,某将就之”。周瑜稍一劝说,鲁肃随即又“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权”。这种故作矜持、半推半就的做派,分明是早把孙权当备胎了。

  孙权曾被许多人备胎,他也是心甘情愿的,表现出了很好的修养。他深谋远虑,做了许多事,“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使得东吴最终一战定乾坤,完成了“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战略。

  被备胎,是命运;有备胎,却是智慧。孙权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在《十七史商榷》里,清代史学家王鸣盛这么形容孙权:“称臣事魏已久,及黄武元年春大破蜀,刘备奔走,势愈强盛,则魏欲与盟而不受,九月魏兵来征,又卑辞上书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随,又改年临江拒守,彼此互有杀伤,不分胜负。十二月又通聘于蜀,乃既和于蜀,又不绝于魏,且业已改元而仍称吴王。五年令曰北虏缩窜,方外无事,乃益务农亩,称帝之举,直隐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后发,反覆倾危,惟利是视,用柔胜刚,阴谋狡猾,史评以勾践相比,非虚语也。”

  一觉醒来,天下人都成了孙权的备胎,随用随取,随用随弃。

  赤壁之战前,孙权从周瑜荐,接纳了鲁肃,遂有了用鲁肃替代周瑜的意思。经过彻夜长谈,他更倾向于鲁肃所主张的“缓图”,而周瑜恰恰就是一位不惜壮士断腕的急图分子,得有备胎才安全。曹操带兵几十万,破荆州,下江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他派鲁肃去联合刘备,“共治曹操”。在周瑜当夜请战时,孙权说:“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原来他早有准备,选了三万个备胎在那放着呢!

  孙权在举贤任能方面非常具有备胎智慧。他不像孙策那样好逞个人英雄,且长期倚重张昭和周瑜;他会根据局势的变化及时换人“调胎”,如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之间的互相替补,都发挥了不错的`时效性。

  赤壁之战后,曹操约孙权夹攻关羽以夺荆州,孙权采纳诸葛瑾的建议,派人去荆州说媒,欲聘关羽的女儿做儿媳。孙权的考虑是:“若云长肯许,即与云长计议共破曹操;若云长不肯,然后助曹取荆州。”关二爷非常荣幸地被孙权备胎。

  诸葛亮也被孙权当作备胎。他拼了老命,多次出祁山与曹魏打得天昏地暗,而孙权拥有几十万大军却坐观诸葛成败,连近在咫尺的淮南也没有认真组织过几次进攻。司马懿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因此他对魏明帝说不需防吴,只需防蜀。

  孙权的备胎与被备胎,就好比我们今天去喝咖啡,或是被人请,或是请别人,均无法改变咖啡本来的苦味儿,想要味觉上甜一点,得自己动手加些方糖。这就有了主动经营的意思,而最好的经营是经营自己。有备胎,是经营自己的短处,有备才无患,从而实现自己的增值;被备胎,是经营自己的长处。没有不合格的备胎,只有不合格的思想。人在旅途,犹如车行路上,不能学曹操的心黑和刘备的脸厚,但可学孙权的备胎智慧。

历史故事作文 篇4

  1.硅谷

  旧金山往南,从圣克拉拉到圣何塞,有一条30英里长、10英里宽的地带,这就是闻名世界的"硅谷"。这里聚集着惠普、苹果等数以千计的微电子工业和其他高技术企业,成为信息社会的发祥地。自1981年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以来,从286、386、486一直到"奔腾",都是在这里酝酿和诞生的。用"硅"制成的半导体芯片是微电子工业的基本产品。因此,1971年《微电子新闻》开始称这个地带为"硅谷"。这里是美国第九个最大的制造业中心,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可是这里见不到一个烟囱,听不到一点儿机器的声响,它不像人们习惯理解的工业区,倒像是一个大花园。"硅谷"已成了尖端技术、信息产地的代名词。

  2.达摩克利斯剑:

  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3.缪斯: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9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4.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斯芬克斯之谜"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5.皮格马利翁: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6.犹大的亲吻:

  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子弟12门徒之一。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却引起犹太教长老司祭们的仇恨。他们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他们到客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用"犹大的亲吻"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

  7.诺亚方舟:

  出自《圣经》。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伤,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后被用来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8.伊甸园:

  出自《圣经》。上帝在东方的一片富饶的平原上开辟了一个园子,里面有果树和各种飞禽走兽。上帝让亚当看守园子。为排解他的寂寞,上帝从亚当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来陪伴他。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人们用伊甸园比喻人间的乐园。

  9.禁果:

  出自《圣经》。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的果实,唯独"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能吃。狡猾的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从此他们懂得了善恶,辨别出真假,而且产生了羞耻之心。上帝因此将他们逐出伊甸园。禁果比喻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东西。

  10.多米诺骨牌:

  是一种西洋游戏,将许多长方形的骨牌竖立排列成行,轻轻推倒第1张牌时,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用于比喻时,"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11.象牙塔:

  出自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的书函《致维尔曼》。奥古斯丁批评同时代的法国作家维尼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象牙塔"被用来比喻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

  12.滑铁卢:

  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滑铁卢"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13.鳄鱼的眼泪:

  西方传说,鳄鱼捕到猎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假惺惺地流泪。喻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又被引申为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天悯人的阴险狡诈之徒。

  14.山姆大叔:

  是美国的绰号,产生于1812年美英战争时期。纽约州一位诚实能干的肉类包装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山姆大叔"。他担任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军需检验员,负责在供应军队的牛肉桶和酒桶上打戳。人们发现该厂的牛肉桶上都盖有E.A—U.S.标记。本来,E.A是一个军火承包商的.名字,U.S是美国的缩写。碰巧山姆大叔(UncleSam)的缩写与美国的缩写(U.S.)相同,人们就管美国叫"山姆大叔"。美国人把"山姆大叔"诚实可靠、吃苦耐劳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视为自己民族的骄傲和共有的品质。1961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民族象征!~

  15.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Heel),

  是指致命的弱点,要害。

  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是海神之子,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传说他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一个致命之处。因此埋下祸根。长大后,阿喀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杀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因而惹怒了赫克托耳的保护神阿波罗,于是太阳神用毒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送了这位勇士的命。 这就是至今流传在欧洲的谚语"阿喀琉斯之踵"的来历。任何一个强者都会有自己的致命伤,没有不死的战神,是这个神话告诉人们的一个道理。

  阿喀琉斯杀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因而惹怒了赫克托耳的保护神阿波罗,于是太阳神用毒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致使阿喀琉斯死亡。

  人们心中祈求和平,想借助想象中的神明或英雄来惩戒一切破坏和平的人,不论是阿喀琉斯还是赫克托耳,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希冀,人们崇敬英雄,更热爱和平。

  16.第二十二条军规

  "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源出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1961年根据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太有影响了,以至于在当代美语中,"第二十二条军规"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单词,使用频率极高,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表示人们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或者是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环,或者跌进逻辑陷阱等等。

  17.乌托邦

  源出希腊文ou(无)和topos(处所),意即"乌有之乡"。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其《乌托邦》一书中,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即乌托邦。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均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则按需分配;人人都从事生产劳动,并有充足的时间供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故此词喻指根本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

  18.奥吉亚斯的牛圈

  出自希腊神话。奥吉亚斯是海神的儿子,他养了无数的牛,粪秽堆积如山。比喻累积成堆或肮脏腐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19.滑铁卢

  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滑铁卢"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20.布利丹毛驴

  出自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利丹的寓言。有一头饥饿毛驴站在两捆同样的干草之间,居然不知吃那边的干草才好,结果饿死了。比喻那些优柔寡断的人。

  21.奥吉亚斯的牛圈

  出自希腊神话。奥吉亚斯是海神的儿子,他养了无数的牛,粪秽堆积如山。比喻累积成堆或肮脏腐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22.香格里拉

  典出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名著《失业地平线》。书中描述了在中国喜马拉雅山山脉延伸到巴基斯坦的一个小山麓里,有一处美得像童话里仙境的地方叫香格里拉。在那里男女不问世事,不知困苦,也没有疾病和暴力,如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样。人们常用"香格里拉"来喻指世外仙境,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23.洗礼

  出自《圣经》。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听了神蛇的话,偷吃禁果犯下了罪,这个罪从此代代相传,叫做"原罪";各人违背上帝旨意也会犯罪,称为"本罪"。所以,凡笃信上帝的人,必须经过洗礼,洗刷原罪和本罪。洗礼时,主洗者口诵经文,受洗者注水额上或头上,也有全身浸入水中的,故洗礼也称"浸洗"。后比喻经受某种锻炼或考验。

  24.安泰

  "安泰"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和英雄,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只要身不离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无敌;如果身体离开了大地母亲,就会失去生存能力。后来,安泰被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举在空中击毙了。因为安泰是个离开大地母亲就失去力量的巨人,所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安泰"来比喻作家、诗人以及革命政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25.泥足巨人

  典出《圣经·旧约》。说的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梦见一尊巨像,其头是精金的,胸臂是银的,腰肚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他正观看着,忽然天外飞来一块石头击碎巨像的泥足,于是金银铜铁泥同化为粉末。后来人们常以"泥足巨人"来形容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庞然大物。

  26.苦行僧

  原指印度一些宗教中以"苦行"为修行手段的僧人。"苦行"一词,梵文原意为"热",因为印度气候炎热,宗教徒便把受热作为苦行的主要手段。比喻为实践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炼,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

  27.黑马

  源于赛马场的俚语,指外表并不起眼,赛马时出人意料地夺魁的马匹,并非指马的毛色。1861年当时既无名气又无资历的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因而曾被人们称为黑马式的总统。比喻实力或价值难以预测的人或者事物。

  28.涅槃

  典出佛教典籍。也称"般涅槃",意译"入灭""圆寂"。为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通过修持断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佛教认为,信佛的人,经过长期"修道",即能"寂(熄)灭"一切烦恼和"圆满"一切"清净功德"。这种境界,名为"涅槃"。在佛教史籍中,通常也作为死亡的代称。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把"涅槃"作为"死亡"的代称来使用。

  29.酸小姐

  出自俄国作家波米亚洛夫斯基的小说《小市民的幸福》。女主人公莲诺奇卡是一个目光短浅,精神空虚的"千金小姐"。由于失恋而成为忧心忡忡、痛苦悲伤的"酸小姐"。后比喻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的女子。也泛指目光短浅、思想庸俗或感情脆弱、喜怒无常的人。

  30.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其哲学思想对唯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影响极大,代表作有《理想国》、《法律》等。他主张人的绝对精神,而忽视肉体感受。"柏拉图婚姻"即是没有肉体性欲,而是绝对精神的男女爱恋。

历史故事作文 篇5

  春节到了,少不了亲戚朋友们的请客吃饭,而在这个春节,我在饭桌上听到了一个历史的故事。正月初二的中午,我们一家和亲朋好友正准备入席开吃。只见奶奶从容不迫地走进来,我埋怨说:“奶奶,你来得也太‘准时’了!”奶奶听后,笑着说:“嘿,你还别说,连我自己也不相信,我出来时,离十一点只差六分钟了,连忙拦了一辆出租车,心里怕迟到,没想到,现在还不到十一点呢!”“是的。”

  我插嘴说:“现在啊!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了,从你们那时代的`黄包车到现代的电瓶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等。”我的这段话,勾起了奶奶对往事的回忆。“是呀!想当年,我去上学,家里穷,没钱买自行车,可怜那十几里的山路都交给我的这双腿了,每天起早摸黑地走山路,那双脚都磨出茧来了,而且也只上了一年半学就没得上了。

  后来呀!经济稍微好了些,你爸爸上学那回,家里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那时的自行车清一色都是黑色的,又高又大,刚开始还你爸还‘爬’不上去呢!有了自行车,上学方便了些,可是一遇到下雨天,山路泥泞,上坡时,得用尽全力,稍不小心,还会摔下来,你爸那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说完,她拉过爸爸的一只手把袖子卷起来,指着一块伤疤,泪光闪闪。……过了一会儿,奶奶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说:“慧秀呀,你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好呀!

  我多么想……”爸爸打断了她的话,说:“妈妈,我会让您安享晚年的,过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坐上我们的私家车,游览世界各地,有机会,我带您去上海坐趟磁悬浮列车,带您乘趟飞机,我一定让您……”这就是历史的故事,时代的故事。我生活在新世纪,享受着这一切又一切,享受着这一切又一切带来的方便,享受着新世纪给予我们的幸福,享受着……

历史故事作文 篇6

  今天,我从图书馆借来林汉达历史故事,林汉达历史故事分为好几类,我借的是春秋战国(上),刚开始我还不知到这本书为什么叫做林汉达历史故事,我就去问爸爸,爸爸说:“因为这本书是林汉达写的。”

  然后我又看了一下前言,前言是这么说林汉达的:林汉达(1900—1972),浙江慈溪人,著名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1924年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1937年赴美国留学,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民众教育系获硕士,博士学位,1945年底,与马叙伦,雷洁琼先生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常务理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人民教育部副部长等。

  他写的林汉达历史故事春秋战国(上)中替邢﹑卫造城一文中北狄攻打卫国成功,就把卫国的城墙给烧了,齐恒公正要联络诸侯去替卫国砌城墙,没想到邢囯派人来求救,也是说北狄打进来了,邢囯眼看就要完了,齐恒公立刻召集宋曹等国的兵马去救邢囯,然后再去给卫国砌城墙。

  齐恒公的人来晚了,北狄早已把邢囯的.城墙给烧了,然后扬长而去,齐恒公的人只能帮邢囯人也砌了城墙,然后在去帮卫国的砌城墙。

  这回齐恒公的功劳可不小,列国诸侯,不管愿意不愿意,不能不承认他是霸主了。

  现实社会中我们也要像齐恒公一样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历史故事作文 篇7

  春秋五霸

  从公元前七七O年到前四七六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荡漾,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纪录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计其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路过连年吞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溺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在历史上,对“春秋五霸”有两种区别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齐桓公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全国”,最先成为霸主。齐桓公是公元前六八五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革新,使齐国强盛起来。由于齐桓公率兵击退戎族、狄族的进攻,又率齐、鲁、宋等八国之师破蔡伐楚,阻止楚军北进,他的威信由此大增。公元前六五一年,他大会诸侯于葵臣(今河南考城),订立盟约,成为华夏第-个霸主。

  晋文公(姬重耳)

  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公元前六三三年,楚成于带领楚、郑、陈等园部队围攻宋国京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采用了部下的正确意见。争取了齐国和泰国参战,壮大了自己的`气力。尔后,又改善了晋同曹、卫的关系,孤立了楚国。这时,楚国令尹(官名,相当于宰相)子玉震怒,出兵进攻晋军。

  晋文公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便选择战机,下令队伍向退却却九十里。古代部队行军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里就是三舍。晋军“退避三舌”,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省憋县)。城濮离晋国比较近,补给供给很利便,又便于汇合齐、秦、宋等友邦部队,集中军力。公元前六三二年四月,晋楚两军开始决斗。晋军诱敌深入,楚军陷入重围,全部被歼。城濮之战创造了在军事上先退让一步,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今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犒赏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成了华夏霸主。

  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兼并了一些小柄,国力强大。齐国宏掉队,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五九八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华夏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华夏霸主。

  楚庄王(芈侣)

  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案国也强盛起来。秦穆公诡计向东争霸华夏,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便向西兼并十几个小柄,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

  秦穆公(嬴任好)

  今后,吴、越两国相继强盛,争霸于东南。公元前四九四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迫使越国屈服。接着又打败齐军。公元前四八二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附近)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越王勾践自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路过几十年尽力,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膝县),成为霸主。

  越菼执(姒勾践)

  诸侯大国争霸,说明确周朝王权的减弱。自公元前七七O年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今后,周王室愈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此刻这些权威都落到诸侯手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扎乐征伐自医生出”,甚至于“陪臣执国命”。新兴地主阶层纷纷起来夺权了。周朝奴仆制处于“礼坏乐崩”的田地。

历史故事作文 篇8

  莽谦恭未篡时

  事例内容

  西汉时期,朝廷重用外戚。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家子弟几乎人人官居高位,个个骄奢淫逸。唯独王皇后的侄子王莽,生活俭朴,待人谦和礼让,朝野上下广为称赞。后来,王莽“翅膀”逐渐丰满,终于在一片称颂声中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他毒杀了十四岁的平帝,挑选了两岁的刘婴做儿皇帝,自己当起摄政王。这还嫌不够,最后干脆篡位,做了十五年的皇帝。

  周公的'故事却正好相反。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病逝后,他辅佐十三岁的侄子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虽然他尽职尽责为成王着想,但是满天下都是流言蜚语,说他欲取而代之。不过周公旦对流言泰然处之,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等到成王长大成人后就把权力都了交回去。

  为此,白居易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