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故事作文

时间:2024-02-27 14:30:09 美文 我要投稿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智慧故事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智慧故事作文3篇

智慧故事作文 篇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童话梦。小女孩梦想自己可以变成光彩照人的公主,戴凤冠,穿水晶鞋,有王子相随终生,与幸福快乐相伴永远。小男孩渴望成为乐于助人的无所不能的超级大英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童话的梦真是浪漫而美丽,惊险又刺激。而梦的塑造师就是童话。

  我在农村的奶奶家长大,家里一本书都没有,哪来的童话,只有经历。

  放假在家,只有我和奶奶两个人,爷爷每天上班,很晚才回来。祖孙两代人,代沟深不见底,但无论代沟多深都阻止不了内心深处永远都存在的人性中最纯净的真善美的表达。

  奶奶给我讲故事,奶奶是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语调不温不火,声音不急不缓地从喉咙里走出来,自带一种醉人的魔力,让你陶醉其中,如微醉一般恰到好处,表情那么淡定,慈祥,奶奶对我永远都是慈祥的样子,就好像呵护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奶奶给我讲她小时候听来的故事,她的祖上是朝廷中的大员,官衔不低,以前家里还有一些官家的贵重物品,后来时运不济,家道中落,变故层出。到了近代军阀割据,土匪山贼横行霸道,我最爱听奶奶给我讲这段,那时一到傍晚家家门户紧闭,不敢出门,夜色肆无忌惮地吞没世界,带来无边无际的黑暗。突然,有数点火光,格外扎眼,远远看去像是夜色中的花朵,鲜艳似玫瑰,同时也是刺人的玫瑰,那是山贼夜间出动抢劫照路的火把,来到村子,打着劫富济贫的幌子为非作歹,也来过奶奶家,奶奶一讲到这里都要换个姿势,咽一下唾沫,眼神明亮,仿佛她亲身参加了那次家园保卫战。奶奶清一下嗓子继续讲,当时大门紧闭,连刀片都插不进去,院墙上铁丝像毒蛇一般吐着舌头,家中男丁手拿武器守好自己的岗位,女眷躲在后院的地窖里。时而听到山贼大骂,见里面没人应就踹门,门板瑟瑟发抖就要脱离门框而出,男丁在墙上的城楼里用石子砖块反击与匪贼开战,听奶奶说当时家里也有枪,不到万不得已不敢用。奶奶讲的很激动,我可以想象到奶奶要是在的话,她肯定不会安分地躲在地窖里,肯定会跑出去与匪贼战斗,家人拉都拉不住,因为勇气和豪情用手是拉不回来的,每次听打山贼的故事,我也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摩拳擦掌,咬牙切齿,仿佛自己可以与世间一切不公与黑暗为敌,我要拯救世界,杀掉坏人。奶奶告诉我山贼也是人,他们也是被逼无奈,面对生死难免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但要有底线,心地要善良,不可以把自己的不幸强加给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让他们承受更多的不幸,这样不公平,心存善念,方得始终。

  奶奶说她只读到小学二年级,三年级读了四天就被迫辍学,家里没钱,一块几的学费都交不起,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在上学,作为姐姐只能忍泪弃梦。奶奶每学期都是学习委员,成绩都是最好的,最喜欢语文。辍学后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年龄小算半个工。走出学校,参加劳动也没有放弃读书识字,奶奶后来认识的字都是在夜校学来的。奶奶很聪明,这点家族遗传,有例为证,祖上做官也算书香世家,弟弟学习也是非常出色,念到初中毕业,尤其喜欢数学,会打算盘,毕业后回到大队做会计。奶奶的弟弟的两个孩子更是遗传了聪明的基因,女孩是吉林大学的研究生,现在在大学任外语教师,男孩是武汉大学研究生,成绩优异保送澳大利亚留学,现在定居国外。奶奶每次都是说“没赶上好时候啊。要不......唉......不说了,没用”。我说:“那你也认识好多字啊。”奶奶说:“只有聪明不行啊,你还得勤奋,你得能吃的了苦,白天干一天活,吃的又不好,体力根本就跟不上,晚上还要去夜校点灯识字,那时候去的基本都是男孩子,他们识字将来还有机会,我一个女孩子......早晚是要嫁人的,遭那份罪还不如回家休息。”奶奶虽是这么说,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人终究是拗不过命运的操纵线,奶奶嫁人,成为一名家庭主妇,那个年代家庭主妇很多,但有高贵精神,独立人格的却不多见。命运无挣脱,聪明和勤奋是对抗命运愚弄我们的利器,我们坦然面对但不是被动接受,聪明加勤奋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催化你变得更好。很可惜,我没有奶奶的聪明,我资质平庸,没有过人的智商,我可以更加勤奋,用勤奋默默开垦属于我自己的土地,从坚硬到肥沃,从荒芜到播种,我想春暖花开不必面朝大海,面对属于自己的土地也可春暖花开,芳香四溢。用勤奋与命运论高下,你不一定会输。在奶奶的鼓励下,我默默开垦着。

  黑名单 | 举报 | 1楼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马狼ly 时间:20xx-06-:34:31

  承接上文

  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小学有奶奶陪伴,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走下来都是自己一个人,如果说陪伴,只能是孤独与我不离不弃,倾听我的心声,替我保密。一个人承受着生活带给我的理所当然与意想不到。

  在最该得到父母关爱与教育的年纪,我却没有一丝父母的亲情,不知道父母亲情是什么样的温度或者什么样的滋味。最喜欢吃糖的时候你得不到渴望的糖块,等你可以随心所欲想吃多少吃多少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那块唐,即使它就是原来你眼巴巴渴望的那块糖。有些东西错过就无法弥补,时间如此,亲情也是如此。

  父母刚出去种地的那几年,经济紧张,二三年不回来一次,我就和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已记不得父母的音容笑貌,甚至身边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那时电话还不发达,几个月往家里打一次电话,还是打到离奶奶家很远的亲戚家。有一次父母来电话,我去接,有点像完成任务,必须去接,不接不给面子,却又不知道为什么接,只知道是叫“爸妈”的人打来的。天很黑,屋里点着灯,电视放着二人转,声音不大,我记得一屋子人都在等电话,好像每个人都认为电话是打给自己的。电话响了,主人接起来,确认是我爸,点头示意让我过去接,我慢慢地从凳子上下来,有些紧张,忐忑地走过去,不知道和爸爸说什么,那一瞬间我还在努力回忆爸爸长什么样子,有胡子吗,我忘了。拿起话筒,叫了一声爸,我看到在场的人泪流满面。

  我只记得我爸叫了我一声大儿子,其它的真记不起来,现在回忆那一声“大儿子”如在耳畔,像一股强大的电流瞬间传入我的心脏,电的心脏支离破碎,千疮百孔,然后以淡淡的咸水从泪腺排出,久久不绝。

  小学四年级,夏天,传说中的妈妈要回来看我,已提前打过电话,确定了下车的时间。奶奶让我很早就去接车,下车的地方离奶奶家不远。我坐在一个背阴的土坡上,由于经常在外面跑,皮肤被晒得黝黑,手里不停的扔着石子打发时间,在等一个传说中的人,一个女人,生我的女人,我的妈妈,我显得有些木讷,不知所措。我想过很多次妈妈回来的场景,我应该怎么办,像电视里那样见面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还是像电视里见面如同陌路,用冷漠来惩罚她,冰冻彼此的亲情血脉。

  下午三点多,客车的声音飘过来,我至今对客车的声音恨之入骨,客车鸣笛的作用就是告诉前方要出门的人拿着行李做好准备,它是分离的哀嚎,是落泪的声音,是心被拉扯撕碎的悲戚。它的叫声把被思念的人拉向思念的'远方,同时也把思念的人推向思念的深渊。

  客车慌忙的停下来,车身因为惯性还在蠕动,车门缓缓打开,看见一个身穿白色带有一朵大大的兰花的裙子的女人下车,脚上一双白色凉鞋,腕上挎着一个包,手中拎着很多不同颜色的塑料袋,里面鼓鼓的,像是手中抓着好多打满了气的气球。我看着她手忙脚乱地走过来,慢慢接近,有一种紧张和不安压得我很难受,我噌地一下站起来,看着她,平静地叫了一声妈,而没有拥抱也没有冷漠,只是道出了对一个有着血缘关系无比熟悉却又陌生女人的尊重。

  近处的妈妈看着让人心疼,白色裙子的映衬下皮肤更加棕黑,而且很粗糙,很像砂纸,脸上什么都没擦,显得疲惫,她的脸像干渴的土地,没有和风细雨的滋润只有风吹暴晒的痕迹。头发干枯如草,是秋风中的野草,生命即将调零,在无边的恐惧中瑟瑟发抖的野草。她咧开干裂的嘴唇对我笑了一下,说:“儿子,妈给你买了好多水果,走,回家。”我们并行地走着,谁也没有碰谁。

  与妈妈的相处我淡忘了,一点印象都没有,有些记忆是刻在沙滩上,被海浪冲洗殆尽,有些记忆是刻在磐石上,风吹雨打都印在岁月里变成永恒的书签。妈妈走的时候我也不记得了。只知道妈妈没有不要我,她也是被一个叫“生活”的恶人所逼迫,我的心像立春时节河面上的冰,有些消融,真正融化还是奶奶骄阳般的故事晒化了我心中的坚冰。

  奶奶也看出我的心思,孩子还小,没有父母照顾是不完整的童年,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敌意,甚至变得自闭。也不知道奶奶哪来那么多故事,她给我讲感恩的故事,故事我只记得大概。古时有一个叫黄香的人非常孝顺,冬天夜晚寒冷,黄香在入睡之前先钻进父母的床褥中,父亲惊讶地问他“你这是干什么呀”?黄香用手试一下被褥的温度,然后不掀开被子快速地爬出来,对父亲说:“夜晚太冷,我怕二老身体不好,无法入睡,给你们温温床褥。”我后来才知道这个故事就是《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两句话。

  奶奶还给我讲卧冰求鲤的故事,主人公叫什么我不记得了,他的母亲要死了,就想喝鲤鱼汤,外面大冬天,天寒地冻,哪里有鲤鱼。没有办法,小主人公不能眼见母亲死去而不管,跑出家门找鲤鱼。北风呼啸,刺骨寒冷,他来到河边,突然想到河里有鲤鱼啊,他兴奋地跑到河里,可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他不管不顾地脱去上衣,露出胸脯趴在冰上,用体温把冰融化。他的孝心感动了神仙,在神仙的帮助下,冰破鱼跃。小主人公高兴地抱着鱼往家里跑去,给母亲做了一碗鱼汤,母亲喝后病好痊愈。

  写完故事后,我上网查了一下卧冰求鲤的故事,主人公叫王祥,而且不是生母有病而是后母故意刁难,也没有神仙帮助。暂且不管二则故事真假对错,也不必较真简直是荒诞无稽,但故事后的真善美是不变的,它是贯穿生命始终的美德。更何况是讲给一个孩子,得不到父母亲情温暖的冰封之心开始在骄阳般的故事下渐渐融化,不再冰冷空虚而是充满阳光般的感恩。他开始渴望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去孝顺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哪怕只有一点。幼稚的故事根植于幼小的心灵,终究会枝繁叶密,结出青涩的感恩之果,飘出动人的芳香。

  在人生漫长的成长历程中,不管以后你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你的身上都会保留童年时期的影子,那是成长的脚本。我很感谢奶奶的陪伴与教导,同时也理解父母的苦衷。

智慧故事作文 篇2

  今天我们学习了鲁教版四下课本最后一节新课---智慧广场,内容是有关排列的问题。排列问题相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有些抽象,也有一定难度。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反复推敲,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亮点如下:

  一、提供感兴趣的材料,巧设探究支点。

  我深知,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只有学生感兴趣,学的积极主动,才能化难为易,较好的被学生吸收和掌握。课本上呈现的主题图是小东、小平、小华三人排队照像,排成一行,有几种不同的排法?我感觉一上来就呈现这样的问题,不能足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于是,我把探究材料进行了修改,用故事引入新课,极大地吊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前小故事精彩回放: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到故事,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都伸长了脖子,全神贯注的等我讲。在很久以前一个富家小姐嫁给了一个富家少爷,真可是门当户对,小姐出嫁时,娘家人陪送她很多金银珠宝,因为富家少爷他们家当时也不缺这些东西,于是老奶奶就把她带来的金银珠宝锁在了一个密码箱里。就这样,日如一日年复一年,就在他们八十多岁白发苍苍时,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家衰败了,老奶奶想到了她的金银珠宝打算换些钱,没想到她把密码箱的密码给忘了。只记得密码是个两位数,且两位上的数字不同,可能用的是1、2、3三个不同的数字。请你帮老奶奶推荐几种不同的密码尝试打开密码锁。话音刚落,孩子们便急不可待的.开始尝试起来。

  二、巧妙对比,突出教学重点

  谁想把自己推荐的密码说给大家听。孩子们小手如林,争先恐后。小A:12,23,32,21

  小B:12,23,31,21,32,13

  小C:12,21,23,32,13,31

  小D:12,13,23,21,31,32

  这时我问道,你们猜想有几种尝试的密码。孩子们异口同声,有6种。这么说来刚才小A的错了,他漏掉了2种,其他三位同学的都对了。你能说出小A漏掉2种的原因在哪里吗?很快孩子们纷纷说到,他写的太乱没顺序。仔细观察后三位同学的,你最欣赏谁的,为什么?

  孩子们思考片刻,开始发表不同的意见。很快,大家都对小B同学的提出了建议,没有规律,有点乱,这样也写容易漏掉,有时还可能写重复。但对于小C和小D同学的认为都可以。这时我让同学们四人一组再次研讨,比较小C和小D两位同学的,你认为谁的更容易写全面。经过讨论,大家终于找出了小D同学这种方法的优点。先让某一个数字做第一位数字码,剩下的一位自由安排一个,这样每个数字码做第一位都有两种不同的密码,三个数字做第一位就有六种不同的密码。

  问题得以解决,孩子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我又问到,如果老奶奶只记得可能是1,2,3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不记得是否两位上相同,密码还是6种不同的组法呢?很快孩子们想到还可能22,33,11,共9种。

  我继续说到,如果老奶奶的密码箱组成两位数的数字是0、1、2三个数字,有几种不同的组法呢?这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以小宇为代表的一部分孩子说6种, 10,11,12,20,21,22,以小波为代表的一部分同学说还是九种。这时我让两方代表上台辩论,小宇说,0不能做两位数的最高位。小波说,密码箱的密码没有数位的区分,它的任何一个位置上都可以是0-9这十个数字中的一个,00也可以是密码箱的两位密码,这时小宇方的同学恍然大悟。

  三、巧设练习,突出数学的简洁美

  感谢刚才小宇与小波的辩论,让我们明白了密码箱的密码组成不像其他一般的两位数,它的每一位上都可以是0-9中的任何一个数,现在老师要与讲台上的小宇、小波合影,留住他们精彩的瞬间,请大家帮我们排成一排,看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写出每种排队方法,比比谁的最快。孩子们又是精彩纷呈,大多数同学把我们编号,有的是1、2、3号,有的用其他不同的符号表示我们三个人,很快找到数学符号能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本节课孩子们经历了探究的过程,有序的想,有序的写、有序的说,有序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一节原本我认为有难度的教学内容很轻松的被孩子们掌握了。看来今天给孩子们带来的故事虽小,但引出了孩子们的大智慧,想起来心里真乐!

智慧故事作文 篇3

  小时候,家中年龄相仿的表弟常常耍些花招,将我激得不是哭鼻子就是跺脚,每每这时,外公就会来到面前,和蔼又认真地对我说:“不要去理他的小聪明,这样才是大智慧。”“大智慧”在当时的我看来仅是“乖”的代称,直到读了许多历史故事后,我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

  纵览前贤国与家,历来都是善耍小聪明者众,而拥有大智慧者寡,但最终成大器者,终将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其中韩信就是一位颇具代表性的人物。韩信早年籍籍无名,一次在集市上被地痞流氓拦住,要求他从胯下钻过。就算是普通人被这一激,也要抡起拳头冲上去干一架,更何况是韩信这样胸怀鸿鹄之志的少年呢?怎料韩信竟忍气吞声,从那个地痞的`胯下钻过,然后无声地离开。若干年后,韩信因谋略过人,骁勇善战而备受刘邦重用,受封淮阴侯。那么当时趾气高昂的那个地痞呢?史料并没有留下他的结局,若不是有“胯下之辱”的典故,他都无法成为滚滚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尘,哪怕是负面的典型。

  泰戈尔曾言:“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拥有大智慧的人,不仅会懂得隐忍,在功成名就后仍保持谦逊,懂得敛其锋芒,把才华、能力用在刀刃上。而无大智慧者,往往有其性格上的缺陷。记得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中有“李广难封”这一典故:说的是“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却毕生没有封爵或封侯。这是为什么呢?有一说法是因为他不懂得谦逊,过于张扬。《王立群读〈史记〉》有这样的记载:一天夜晚,李广将军班师,途经一个要塞。此时夜色已深,守城的士兵依规定关闭城门,请李广将军带军队在城外驻扎一晚。李广十分生气,怒喝士兵:“你不认得我是谁吗?”士兵战栗着说:“您是‘飞将军’李广。”“知道我是将军,为什么还不放我进城?!”守城士兵向李广解释要塞的城门之所以要按时关闭,是因为朝廷命令。李广听罢很是生气,认为一个士卒都敢顶撞自己,便挥剑将守城士兵给杀了。从那以后,汉武帝疏远了李广,戎马一生的“飞将军”也因此与侯爵渐行渐远。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韩信的“胯下之辱”典故和李广的“毕生未得封侯”史料中可以看出:无大智者只是表面光鲜,却无法走得长远。大智慧让人隐忍、谦让,表面上看虽然“窝囊”一点,却使人在关键时刻大放异彩,这正印证了古语“大智若愚,大器晚成”之哲理也。

【智慧故事作文】相关文章:

智慧故事作文02-16

智慧故事作文[推荐]02-19

(热门)智慧故事作文02-24

【集合】智慧故事作文02-26

蚂蚁的智慧故事02-15

老虎与智慧的故事08-30

狐狸的智慧的故事09-11

国王找“智慧”的故事11-01

智慧袋的胎教故事09-26

草莓人的智慧的故事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