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梅生箱子里装什么

时间:2023-08-16 06:11:26 情感 我要投稿

  长津湖梅生箱子里装了什么,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段奕宏、欧豪特别出演,朱亚文、李晨、胡军、韩东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电影实在是好看,长津湖梅生箱子里装了什么?

  长津湖梅生箱子里装了什么1

  《长津湖》里,梅生是上海人,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还会说英语,但是上了战场就变成了老兵,展现了过人的军事素养。不过,很多人也好奇,《长津湖》梅生箱子里装了什么?

  朱亚文饰演的梅生,是七连指导员,也是整个七连最有文化的人,他还说自己已经学了两年的英文,为他后期在战场上用英文声东击西歼敌埋下伏笔。

  在出发战场前梅生原本已经退伍回到上海家中,可是却骑了十几个小时的自行车赶到了战友身边。相比其他战士的大包小包,梅生就拎了一个体现的小皮箱子,装着笔记本、女儿的照片等物件,一看就是个体面人。

  演员朱亚文晒出梅生的箱子,里面整齐码放着勋章、证书、日记本、书籍、女儿照片等等。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不远万里的从上海来到前线的.梅生,箱子里装着的,是他半生的荣誉和一生的牵挂。

  精致的道具丰满了梅生屡立战功、富有学识、疼惜家人的形象,梅生找女儿照片的时候,观众都看哭了。

  梅生这个角色真的就是慢慢戳你的心的,从一开始明明已经准备退伍回家回到战场,到对女儿照片重视的那几段,到后来的战场冲锋陷阵。

  梅生的戏份总的来说好像也不是特别多,但是每一场都让人印象深刻,有家国情怀,战斗也有勇有谋。

  《长津湖》是由三个导演拍摄的,三位风格各异的名导,在这部电影中各展所长,有的描绘了紧张激烈的双方对决场面,而有的则刻画了细致感人的人物情节。

image.png  

  其中陈凯歌导演主要指导电影中的文戏部分,从前半段较多场的文戏中,蕴含了导演细腻的情节刻画,从而收获了诸多好评。

  《长津湖》中,吴京饰演七连队长伍千里,他既是经验丰富、久经沙场的老兵,同时也是家庭里的哥哥,在为国奋战的同时,还要保护自己的弟弟伍万里。

  易烊千玺饰演的则是新兵伍万里,他刚到战场时经验不足,还在第一次看到尸体时吓得魂不守舍,可是在战争的磨练中,他逐渐变得成熟起来,还发挥了自己“神投手”的才能。

  长津湖梅生箱子里装了什么2

  萨沙谈电影《长津湖》真实历史背景:此战获胜很艰难付出很大代价

  群里反复有人问我这个问题,萨沙今天就简单说一下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一次关键战役,作战主要发生在东线的长津水库一线。

  就战略上来说,此战志愿军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他们采用诱敌深入的战略,引诱东线美军孤军深入后全面攻击,将其重创。

  这迫使东线美军完全停止对朝鲜的攻势,无力招架志愿军的全面进攻,被迫从海上撤出朝鲜。

  在西线联合国军全线败退到汉城的同时,东线联合国军也完全瓦解。

  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保证基本收复朝鲜,也为第三次战役志愿军打到37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image.png  

  长津湖战役可以说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打得最好的几个战役之一,无数文章已经说过了。

  萨沙不想多说,这次简单讲一讲。

  第二次战役包括长津湖战役联合国军的失败,根本上在于麦克阿瑟的轻敌冒进。

  麦克阿瑟可能是在日本做太上皇时间太久了,在整个朝鲜战争中都是飘飘然。

  他的仁川登陆过于成功,收复了韩国全境,还几乎瓦解了朝鲜人民军。可以说,就仁川登陆本身来说,是历史上最为经典的登陆战之一。

  麦克阿瑟认为朝鲜战争已经必胜,根本听不进任何的反对意见。

  美军情报部门早已认为大量解放军已经进入朝鲜,麦克阿瑟仍然充耳不闻,认为没有海空军的农民军队,不可能同美军抗衡。

  美军毕竟是消灭日本联合舰队和德国装甲兵团的军队,区区穿草鞋的中国人又怎么是对手。

  如果连苏联人都对同美军开战噤若寒蝉,千方百计加以回避,中国人更不可能自寻死路。

  哪怕中国人已经发动了一次战役,打垮了南韩军队以及在云山重创了第1骑兵师第8骑兵团,麦克阿瑟仍然坚信自己的观念。

  他认为中国只是为了面子才出兵的,规模并不大,还很快撤退了。中国人最多是希望控制朝鲜北部靠近国境线的地区,以便于金日成维持他的流亡政府。

  下一步,美军只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攻势,将朝鲜人民军残部和中国人赶到中国境内去,就可以获得辉煌的胜利。

  在第二次战役爆发前,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一些高级军官对麦克阿瑟提出了忠告。他们认为最合适的方案是兵力薄弱的美军暂停前进。

  在清川江一线建立防线,保证夺取大半个朝鲜以及防止中国人全面反击和可怕的寒冬。等到冬天最冷的时候过去和增援主力赶到以后,美军再稳步推进,彻底控制整个朝鲜半岛。

  麦克阿瑟的名气实在太大,这些高级军官在他的面前,就像乖孩子遇到镇上的恶霸那样。在麦克阿瑟对这个计划不屑一顾时,这些军官没有人敢于争论几句。

  可以这么说,麦克阿瑟的轻敌是前三次战役美军惨败的根本原因。

  在第二次战役爆发之前,麦克阿瑟的轻敌可以在任何角度看出来。

  以东线的美军来说,陆战一师2个团在北方的柳潭里,师部和补给中心的3个营则在中部的下碣隅里,南方的古土里有1个营,该师最南端的1个营驻守在真兴里,完全是一字长蛇阵。

  从真兴里到古土里的距离是20公里,从古土里到下碣隅里15公里,从下碣隅里到柳潭里21公里,南北相距高达近60公里。

  更要命的是,从真兴里到柳潭里这一路,几乎只有一条山间公路可以通行。

  这条山间公路弯弯曲曲,大多数地方仅能容纳一辆卡车。即便和平时期大部队在这里行军也是极为不便,更别说战争时期遭遇炮火封锁后会怎么样!

  陆战一师兵力如此分散,是犯了兵家大忌。更重要的是,美军重装部队的行军必须依赖这条简易公路,不代表志愿军也是如此。

  山间还有很多小路可以通行,志愿军和他们的骡马都可以畅通无阻,只是不可能通过卡车和重武器而已。

  总之,美军在长津湖一线的胡乱部署,为自己被歼灭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有意思的是,如此荒唐的部署,还是师长史密斯同麦克阿瑟代言人,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据理力争的结果。按照阿尔蒙德的要求,陆战一师应该向北深入的更远,兵力更为分散。

  史密斯认为要停止前进被否决了,认为必须提供更多的援军被否决了,甚至还出现过有趣的一幕。

  在战前两人的一次交谈中,史密斯要求在陆战一师的补给中心下碣隅里,修建一个简易机场,以便于将来撤退伤员。阿尔蒙德惊讶地反问:你说什么伤员?

  阿尔蒙德和麦克阿瑟根本不认为,美军一直打到鸭绿江,会出现大量的伤员。

  此时的战场局势是,陆战一师主力以及第7步兵师第31团战斗群共2万人,摆了个一字长蛇阵,各部分散在长达六七十公里的山间,仅有一条公路可以维护补给线和部队进退。

  今天看来,这种部署极为愚蠢甚至荒唐,想不失败都难。

  为了对付这2万人,志愿军调动了精锐的第9兵团3个主力军。这3个军都是华野的主力部队,为大名鼎鼎的一纵、八纵和九纵。这3个主力军齐装满员,每个军都有5万人,总兵力高达15万。

  也就是说,我军兵力上有7倍优势。

  此战有战略上的绝对优势,志愿军还可以对茫然无知的敌人发动奇袭。

  更重要的是,这种高速穿插到敌后切断敌人补给,随后利用山地复杂地形四面八方的歼灭战,是我军从红军时代开始最擅长的战术,也是最大的杀手锏。

  用这种战术,这二十年来,红军乃至解放军也不知道吃掉了多少强敌。

  就美军来说,仅仅被切断山间补给线以及没有援军这两项,即便志愿军不发动进攻,恐怕他们也要主动向兴南港方向撤退了。

  此战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上,志愿军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11月27日,志愿军开始向陆战一师发动全面进攻,长津湖战役打响。

  此战一直打到12月11日,陆战一师花费长达半个月时间,完成了从长津湖地区的突围撤退成功,同兴南港的陆军第3师靠拢。

  萨沙手中一份资料显示,陆战一师阵亡718人、失踪192人、战斗负伤3504人,合计战斗减员4418人。

  另外,该师还有7313人的非战斗减员,伤亡减员总数为1万1731人。

  不过,这7313人大部分轻度冻伤以及肠胃炎(严寒期间吃冰冷食物出现的普遍疾病),其中三分之二在战役结束之前归队。

  另外还有第7步兵师第31团战斗群3100多人,其中只有1000人归队,其中只有384人没有受伤或者冻伤,伤亡减员总数为2700人。

  两者相加,长津湖战役美军伤亡减员为1万4000人左右,其中战斗伤亡为6000多人,非战斗减员高达7000多人。

  有人说,美军只有2万多人,怎么会损失1万4000人这么多?

  关键就在于非战斗减员的7000多人中,还有三分之二可以坚持战斗。

  所以,美军不能战斗的官兵为八九千人,相对2万多人来说是伤亡近半了,却仍能保持一定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美军依靠强大的空中优势,在下碣隅里利用飞机运走了4500名比较严重的伤员。不能战斗的伤兵被直接空运走了,不影响美军后来的撤退工作。

  官方公布的志愿军伤亡减员为,4万8156人。

  而著名军史研究专家双石的《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中共党史出版社)的数字为: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冻死1000人,冻伤严重而不治3000人,合计52156人。

  总体来说,两个数字相差不大,基本都是5万人左右。

  然而志愿军非战斗减员的严重程度,要高于美军。

  两军同样遭遇了极端恶劣的严寒天气,但美军的防寒衣服和设备相对齐全,防寒经验比较多,医疗和药物也比较充足。

  最早进入朝鲜的第9兵团第20军,官兵连棉帽、手套、棉鞋都没有配齐。如果有着完整防寒装备的美军尚且有一批人被冻掉了脚趾、手指和耳朵,第20军官兵的冻伤程度可想而知。

  另外,美军并没有出现成建制,也就是整排整连冻死在阵地上的情况,但志愿军是有的,还不止一支部队。

  一个数据是:第9兵团冻伤减员达兵团总数32.1%,其中严重冻伤达22%,严重冻伤比率为冻伤总数的68%。也就是说,三分之二以上的冻伤者,根本就失去了战斗力。

  说来说去,两军减员总数比率为1:4到1:5。

  至于长津湖战役本身,就是志愿军全力阻击和围歼美军,而美军全力突围撤退,过程就这么简单。

  最终美军付出减员伤亡近半的代价,撤退成功。

  我军也付出伤亡减员三分之一的代价,虽大体实现了战役目的,迫使东线美军崩溃,遗憾的是没有全歼美军。

  此战中,我们还能看出一些问题。

  上面也说了,这是我军最擅长的一种作战模式,我军又有战略上的绝对优势,兵力上是15万对2万多人,仍然无法全歼陆战一师。

  要知道,陆战一师完全是孤立无援的,只能依靠自己突围撤退。

  在实战中,尤其是在补给相对充足时,陆战一师体现了步兵火力的优势以及绝对的制空权。

  防御时的美军火力强大,阵地修建得颇有水平,部署大量重武器作为防御核心。

  这种情况下,缺乏长身管火炮的志愿军,不要说吃掉一个团,就算吃掉一个营也有很大困难。曾有美军一个连面对数倍我军进攻,坚守阵地数日,最终还能够突围的。

  而美军突围时,往往以坦克等重武器为先锋,使用大量火炮配合空军轰击我军的阻击阵地。

  攻打志愿军防御的战略要地东山时,美军曾在一小时发射6000发炮弹。要知道,这还是在陆战一师缺乏补给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如此猛烈的炮击。

  在这种重火力轰击下,阻击的志愿军往往伤亡惨重,又缺乏打坦克的武器,有地形优势也难以挡住敌人突围。

  尤其这个火海战术的问题,就非常严重。我军有兵力优势,在重点攻击的地区至少可以投入数倍兵力反复冲击。志愿军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甚至不惜和敌人同归于尽,终究是血肉之躯。

  面对敌人强大的火网,缺乏足够攻坚火炮、仅仅依靠轻步兵在迫击炮配合下冲击,往往无能为力,还会伤亡惨重。

【长津湖梅生箱子里装什么】相关文章:

长津湖战役伍千里原型08-14

长津湖这个电影讲了什么故事07-03

长津湖伍千里真实存在吗08-02

长津湖伍千里是真实存在吗08-15

长津湖为什么要分上下集08-14

长津湖的历史故事08-10

长津湖第二部叫什么07-28

长津湖结局谁牺牲了07-03

长津湖冬天在哪拍的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