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煮生活》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08:14:06 生活 我要投稿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慢煮生活》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慢煮生活》读后感

  如一杯清茶般透润,汪曾祺的文字穿梭在寻常人间,唤醒记忆里的湿润空气,有“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的脱俗,又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暖。正如其书名《慢煮生活》,汪老笔下一花一叶皆有情,一茶一饭过一生,万水千山走遍,终忆花枝一束故人香。汪老在生活的煨罐里撒下甘草、沉香,那些文字里的白茶花、四方食事、宣纸上的芳春、带着雨珠的缅桂,仿佛都成了一箭之遥处散发出的药香。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汪曾祺如是说。对于“味”,最粗浅地说便是味觉。肉肥瘦各半,细切粗斩,荸荠切碎,与肉末同拌,入油锅略炸,加酱油、糖慢煮,煮至透味,收汤。淮安狮子头松而不散,入口即化。若要食家常酒菜,菠菜焯熟,切为寸段,加一勺芝麻酱、蒜汁,随意。这便又是一道清馋酒客不妨一试的凉菜。从祖母的盘子里取些马齿苋蘸着香油吃;或是把锅巴磨成焦屑,开水冲冲,清淡爽口。汪曾祺写食物,不写珍馐奇品,但写地方风味、家常小菜、人间烟火。无论大江南北,皆为美食,在汪老笔下自成一派,像一碗煮到刚刚好的小米粥,小火慢炖,大味至淡。这淡非寡淡,而是淡而有味。

  只有当颇似形而上的艺术回归生活,联系日常点滴,艺术才更为动人,才有沉淀的质感。猩唇熊掌,凤髓龙肝,纵令珍馐奇品,毕竟不是日常之用。怎料最通透的最长情,真会考究饮食要道的,是将生活的酸甜苦辣倾倒其中,小火慢煮,不急不躁,时间越长,味道越醇厚。唐人诗云:“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这也是回归生活的本质,在质朴淡雅中品味,到生命本源处领悟,见真实而非求异。

  左手雅致文学,右手烟火凡尘,古有东坡,今有汪老,把艰难岁月熬成一盏清茶,在罅隙中洒落微光。娓娓道来之间,看似生活平平淡淡,实际上在“跑警报”的习以为常下,是战火的不期而至;在破旧的西南联大铁皮棚校舍下,是风雨飘摇。汪老没有忆苦思甜,只有淡淡的回忆,使人在艰难岁月里品出一股幽默。人生就是这样,于茫然彷徨苦难中欣然大笑,把近处的生活点化成诗意的存在,此为《慢煮生活》的动人之处,也正是汪曾祺的处世智慧。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学板桥“买尽青山当画屏”,阅读一位老者的纯净笑容,虽然不知其意,却让人身心安顿,滤尽尘嚣,不再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