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时间:2023-10-10 06:10:40 养生 我要投稿

  患儿通常会出现反应力下降、哭声低弱、日常活动量减少的症状.

  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

  一、颅骨局部硬肿

  新生儿硬肿症以颅骨局部硬肿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加重,硬肿部位的面积也会逐渐增大。

  颅骨样式较多因此硬肿部位的位置有所不同,可以出现在单纯的颅骨顶、额骨、颞骨、顴骨等部位,也可以出现在多个部位。新生儿硬肿症的颅骨硬肿范围有时非常大,甚至可以占颅囟的一半以上。

  二、皮下充血刺激

  新生儿硬肿症硬肿部位的皮肤多数情况下是红肿、平直和光滑的,但也有些情况下伴有局部延展、触痛和红肿,甚至可出现皮下充血等不良症状,这些不良症状直接影响婴儿身体的健康。

  三、头发脱落

  新生儿硬肿症常伴有部位头发脱落现象,因为颅骨硬肿会引起局部皮肤产生较大的.压力,出现局部皮肤不适,毛发渐渐减少脱落。

image.png  

  四、压力升高

  新生儿硬肿症颅内压力通常是升高的,因为颅骨硬肿部位的面积变大,压力会逐渐增加,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婴儿出现更严重的病情。

  五、分泌物增多

  由于硬肿部位压力增加,血管破裂并且刺激了局部皮肤,容易出现渗出液、脓液和血液。在这个时候,有时会伴随着分泌物的增多,可以看见压迫部位分泌物的渗出口。分泌物增多时麻烦母亲及时清洗皮肤,切勿搓揉或攻击硬肿部位,以免刺激感染。

  总之,新生儿硬肿症虽然没有其他疾病那样危及生命,但仍然需要密切关注。及时发现、预防和治疗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对于像新生儿这样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儿童,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是保证其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关键。因此,对于遇到症状的家长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2

  新生儿硬肿症多见于冬季,但如果是因为感染、缺氧等因素而引起的,其发病则与季节无关。常于生后1周内发病,以早产儿多见。发病时患儿体温常低于35℃,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新生儿的一般情况与低体温的严重程度及潜在的疾病或并发症有关。早期表现有反应差、哭声弱、吸吮困难,病情进展,则出现不哭、不吃、不动、体温不升、皮肤逐渐变硬等典型表现。硬肿先后见于下肢、臀部、面颊和上肢,重者遍及全身。

image.png  

  特点为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局部肿胀呈暗红色,皮温低,硬而发亮。重症的患儿可出现休克、心肺功能衰竭、肾衰竭、肺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器官衰竭表现。新生儿硬肿症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时,多于生后1周内发病,早产儿多见。

  可出现一般表现、低体温、皮肤硬肿和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是本病的主要表现。

  1、一般表现:患儿反应低下,吮乳差或拒乳,哭声低弱或不哭,活动减少,也可出现呼吸暂停等。

  2、低体温:新生儿低体温指体温<35℃,轻症为30-35℃;重症<30℃。可出现四肢甚或全身冰冷,低体温时常伴有心率减慢。

  3、皮肤硬肿:即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似橡皮样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有指压凹陷,硬肿常呈对称性,其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严重硬肿可妨碍关节活动,胸部受累可致呼吸困难。

  4、多器官功能损害:重症可出现休克、DIC和急性肾衰竭等,肺出血是较常见的并发症。

  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3

  一、临床表现

  主要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好发于低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常发生在出生后7~10天内

  1、体温不升:

  体温过低是主要表现,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下,严重者可在30度以下。

  产热良好者: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正值(在0-0.9度之间),大多病程短,硬肿面积小,属于轻型。

  产热衰竭者:腋温 <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负值,多为病程长,硬肿面积大,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属于重型。

  2、皮肤硬肿:

  皮脂硬化:皮肤变硬,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提起。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

  水肿:指压呈凹陷性。

  硬肿时,多为对称性,好发于下肢、臀、面颊、上肢、背、腹、胸等。

  皮肤呈暗红色或苍黄色,严重循环不良者可呈苍灰色或青紫色。

  有时只硬不肿,皮肤颜色苍白,犹如橡皮,只影响大腿和臀部,常为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

  3、器官功能损害:

  轻者:器官功能低下,出现不吃、不哭、反应低下、心率慢或心电图及血生化异常的症状。

  重者: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DIC、肾功衰竭及肺出血等。

image.png  

  二、诊断

  1、皮肤硬肿范围诊断

  轻度:硬肿范围小于30%。

  中度:硬肿范围在30%~50%。

  重度:硬肿范围大于50%。

  2、硬肿症病情诊断分度

  1989年全国新生儿学组会议讨论的.标准

  轻度:硬肿范围<20%,体温>35℃,肛-腋温差正值,器官功能改变无或轻度功能低下。

  中度:硬肿范围20~50%,体温<35℃,肛-腋温差0或正值,器官功能损害明显。

  重度:硬肿范围>50%,体温<30℃,肛-腋温差负值,器官功能衰竭、DIC、肺出血。

  * 身体各部面积%的估计:头颈部20%,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上肢18%,双下肢26%。

  3、硬肿症皮下脂肪韧度诊断分度

  Ⅰ度:皮下脂肪稍硬,肤色轻度发红。

  Ⅱ度:水肿较明显,皮下脂肪弹性基本消失,肤色稍暗红。

  Ⅲ度:水肿明显,皮下脂肪弹性消失,似橡皮样坚硬,肤色暗红。

  4、危重硬肿症诊断标准

  (1)肛温在30℃以下,硬肿Ⅱ度以上,不论范围大小。

  (2)肛温在33℃以下,硬肿Ⅱ度以上,范围超过60%。

  凡符合上述两项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危重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相关文章:

有哪些方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帮助09-15

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方法09-26

新生儿硬肿症怎么治疗10-04

如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09-26

婴儿硬肿症治疗方法09-07

复方丹参+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09-08

外敷简易三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09-08

复方丹参+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精]09-20

小儿硬肿症的病因和治疗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