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措施

时间:2023-12-17 08:25:38 养生 我要投稿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是威胁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但以冬春季最为常见。它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或者伴有气喘。一年当中如连续咳嗽3个月以上,并且连续发病2年以上,而又不是心肺的其他疾病引起的,西医就诊为慢性支气管炎,中医称为内伤久咳。一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来辨证选择方药:

  一、湿痰咳嗽

  多见于单纯性慢支。咳嗽反复发作,早晚明显,痰多易出,色白清稀或粘稠,胸闷气急,天冷加重,苔白腻,脉滑。治法是燥湿、化痰、止咳。

  1.制半夏10克,陈皮,桔梗各5克,茯苓、炙紫菀、蒸百部、苏子、白术各10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天1剂。

  2.二陈丸、杏苏二陈丸为临床常用;半夏露(片)、桔贝半夏曲、半贝丸也可选用;咳嗽伴气喘的病人可选用气管炎咳嗽痰喘丸、消咳喘。

  二、痰热咳嗽:

  多见于慢支合并感染。症状有咳嗽较剧,痰黄稠量多,口渴,小便黄,部分病人发热很高但怕冷不明显,苔黄脉数。应用清热化痰的治法。

  1.银花、连翘各10克,前胡、桔梗各6克,杏仁、瓜蒌皮、炒黄芩、桑白皮、枇杷叶各10克,金荞麦30克,炙甘草3克,每天1剂,煎服。

  2.中成药:如清气化痰丸、二母宁嗽丸、黛芩化痰丸、胆荚片、止咳化痰丸均可选用;川贝枇杷露、枇杷膏、梨膏对轻症的痰热咳嗽有一定疗效,但早期感冒咳嗽应忌用。

  三、寒痰咳嗽:

  多见于慢性喘息性或阻塞性支气管炎。咳嗽反复发作,受寒后加重或复发,痰多呈白沫状或清稀状,大多伴有气喘痰鸣,苔白脉稍弦。治疗应温肺化痰。

  1.炙麻黄、桂枝、干姜、五味子各5克,细辛2克,制半夏、葶苈子、紫苑各10克,炙甘草3克,每天1剂煎眼。

  2.中成药可用理中化痰丸,每次6克,每天3次。也可用紫金丹,于每晚睡前用温开水吞服0.1~0.3克,不宜久服,有咯血及肝肾功能不好的病人禁用。

  四、单验方可选用:

  1.紫花杜鹃60克,或鲜丝瓜藤60克,煎服。

  2.满山红15克,蒲公英15克;或桑白皮、枇杷叶、胡颓叶各15克。煎服,每天1剂。

  以上适用于痰热型咳嗽(慢支合并感染)。

  3.棉花根60克,冰糖30克,每天煎服1剂。

  4.陈皮10克,白萝卜20克,每天煎服1剂。

  5.麻黄6克,杏仁10克,炙甘草3克,煎服。

  6.百部60克,杏仁120克,研粉,加炼蜜制丸。每次10克,每天3次。

  以上各方适用于坦实型慢性支气管炎。

  另针灸、穴位埋线疗法、药物贴敷疗法等均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