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孩子“人文营养”

时间:2023-11-08 12:23:33 饮食 我要投稿

  事实

多给孩子“人文营养”

  曾听北京的一位幼教专家讲过一件事情,他们到北京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时,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冻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没有一个孩子主动回答。老师只好点名,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第三个孩子说:“弄脏了怎么办?”第四个孩子说:“我怕弄丢了。”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听到孩子们让人心寒的回答,一位幼儿园老师实在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叫来自己4岁的儿子问道:“一个小朋友没吃早点,饿的哭,你正在吃早点,你该怎么做呢?”见儿子不回答,她又引导:“你给他吃吗?”“不给”儿子回答得十分干脆。妈妈又劝:“可是,那个小朋友都饿哭了呀!”儿子竟答:“他活该!”

  人文观点

  也许在有些家长看来,第一个孩子很懂得自我保护,第二个孩子很听话,第三个和第四个孩子还很有风险意识,在现在这样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这些也许都是他们处心积虑要教给孩子的生存智慧。但是,这样的现实教化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孩子们“理解别人感受和问题的能力”,这个可以称为共情的能力,正是所谓“情商”的基础内核。缺乏共情能力的结果,不仅仅影响到一个人在道德品格上的完善,而最要害的却是损害了他与人沟通、相处的生存技能。

  事实

  有了妈妈们的殷切期望,孩子们自然也不轻松。据报载:小学三年级学生徐健,是大家眼里的优秀学生。从跨进小学校门那天起,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全班第一,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在一次期中考试时,仅仅因为数学成绩考了90分、名次降为班上的第五名就自杀身亡。据老师说,他的语文成绩是98分,仍是班上最高的。

  人文观点

  类似的悲剧时有所闻,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对孩子们加强挫折教育,挫折教育自然是需要的,但如果没有妥协意识的培养,它还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近日的一项关于中法青少年梦想的调查结果显示,与52%的法国孩子把建立美满家庭看做生活成功的第一步不同,中国孩子更醉心于事业,并有41%的中国孩子把成为富翁看做事业成功的标志。尽管孩子们的选择无可厚非,但令人担心的是,缺乏了理性的妥协精神,孩子们会不会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将自己逼入绝境。

  进取心本无过错,但若进取的人没有同时揣上一颗平常心,特别是当这种进取不是以开发自身潜能,完成自我实现为出发点,而是另存有功利居心时,那他就不仅少了许多快乐起来的理由,连对付挫折也不那么容易了。

【多给孩子“人文营养”】相关文章:

营养不全面孩子问题多11-05

水果营养多宝宝要多食11-07

3岁多孩子偏瘦小是不是营养不良?11-07

孕期营养学问多10-31

孩子学舌好处多 多让孩子自己讲故事10-17

孕妇营养过剩危害多09-03

试着给宝宝自制奶品营养多11-02

试着给宝宝自制营养多的奶品10-28

宝宝营养过剩危害多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