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4-01-30 17:14:34 饮食 我要投稿

  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白蔹,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导致的疮疡肿毒,痰瘀热毒导致的瘰疬痰核。以及水火烫伤,手足皲裂。另外起还有一定的凉血止血的作用。另外白蔹不适合跟乌头类的药物一起使用。

  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白蔹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  《别录》:下赤白,杀火毒。  《药性论》:治面上疱疮。  《日华子本草》:止惊邪,发背,瘰窃,肠风,痔漏,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烫火疮,生肌止痛。  《本草图经》:治风,金疮。李杲:涂一切肿毒,敷疔疮。  《纲目》:解狼毒毒。

  白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白蔹的功效:白蔹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的功效。别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兔核、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人卦牛、白浆罐、地老鼠、野著薯、母鸡抱蛋。

  白蔹配伍连翘:二者均可清热解毒相伍为用可加强清热解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阳证疮疡诸症

  别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兔核、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人卦牛、白浆罐、地老鼠、野著薯、母鸡抱蛋。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生肌药。

  性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心经;肺经;肝经;脾经。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

  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来源: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1、白蔹与白薇,均能清热但白蔹多为外科常用药,偏清气分热,白微多为内科用药,偏于清血分,阴分之热。

  2、白蔹、地丁草、蒲公英三者能清热消肿为外科常用药,但白蔹宜于疮疡末期,用以消肿止肌,地丁、蒲公英宜用疮疡初期,用以清热定痛。白蔹的作用:

  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疽已溃者均不宜服。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也不宜服用。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忌服。

  1、白蔹治痈肿:一白蔹二分,藜芦一分。为末,酒和如泥,贴上,日三。(《补缺肘后方》)

  2、白蔹治吐血、咯血不止:白蔹三两,阿胶二两(炙令燥)。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镜匕,酒水共一盏,入生地黄汁二合,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如无地黄汁。入生地黄一分同煎亦得。(《圣济总录》白蔹汤)二白蔹、乌头(炮)、黄芩各等分。捣末筛,和鸡子白敷上。(《普济方》白蔹散)

  3、敛疮:白蔹、白芨、络石各半两,取干者。为细末,干撒疮上。(《鸡峰普济方》白蔹散)

  4、白蔹治皮肤中热痱、瘰疬:白蔹、黄连各二两,生胡粉一两。上捣筛,容脂调和敷之。(《刘涓子鬼遗方》白蔹膏)

  5、白蔹治扭挫伤:见肿消二个,食盐适量。捣烂外敷。(《全展选编?外科》)

  6、白蔹治冻耳成疮,或痒或痛者:黄柏、白蔹各半两。为末。先以汤洗疮,后用香油调涂。(《仁斋直指方》白蔹散)

  7、白蔹治瘰疬生于颈腋,结肿寒热:白蔹、甘草、玄参、木香、赤芍药、川大黄各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醋调为膏,贴于患上,干即易之。(《圣惠方》白蔹散)

  8、白蔹治汤火灼烂:白蔹末敷之。(《备急方》)

  9、白蔹治聤耳出脓血:白蔹、黄连(去须)、龙骨、赤石脂、乌贼鱼骨(去甲)各一两。上五味,捣罗为散。先以绵拭脓干,用药一钱匕,绵裹塞耳中。(《圣济总录》白蔹散)

  10、白蔹治白癜风,遍身斑点瘙痒:白蔹三两。天雄三两(炮裂去皮脐),商陆一两,黄芩二两,干姜二两(炮裂、锉),踯躅花一两(酒拌炒令干)。上药捣罗为细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白蔹散)白蔹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忌服白蔹。痈疽已溃者均不宜服白蔹。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也不宜服用白蔹。

【白蔹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白蔹有什么功效与作用01-29

树莓的功效与作用|红树莓的功效与作用01-05

核桃的作用及功效作用06-08

苦瓜的功效与作用_佛手瓜的功效与作用01-05

金桔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05-10

咖啡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05-31

枸杞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10-31

鸭跖草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01-18

茶多酚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