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的传说有哪些

时间:2023-05-31 10:09:33 知识 我要投稿

  上坟的传说有哪些,上坟是我们祭祖必有的一个经过,很多事情都需要注意,然而我们也需要了解上坟祭祖背后的一些东西,下面我们来看看上坟的传说有哪些。

  上坟的传说有哪些1

  清明节上坟的由来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

  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相传,先秦已有设坛祭墓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化为坟前祭拜。“寒食墓祭”大约在南北朝时形成习俗。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

  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也清明节扫墓原因。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传承至今依旧不衰,因而被专家视为生命力量最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

image.png  

  清明节祭祀的方式

  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清通礼》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名称的来由:“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不焚烧,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

  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没有纸钱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

  后来,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旧时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烧包袱”。所谓“包袱”,被祭祀者当作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的“包袱皮”,即用白纸糊的.一个大口袋。

  这口袋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有图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译的《往咒》,中间印莲座牌位,写上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

  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张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包袱里装有各种冥钱。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种各地不同,都是当地人认为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

  上坟的传说有哪些2

  一、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日子,扫墓祭祖习俗至今仍盛行。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扫墓祭祀节日之一,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节日习俗的形成与此时的节气特点密切相关。清明节扫墓祭祖礼俗的源流与信仰、祭祀、历法以及划分出的节气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古时代农业是传统社会的主业,为了农事的丰收,除了祈求自然风调雨顺外,还得请祖先保佑,并且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

  清明节吸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存在着习俗内容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礼俗主题。

  清明节将节气与民俗融为一体,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image.png  

  二、关于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

  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出节气的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扫墓到唐朝才开始盛行,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扫墓时首先要整修坟墓,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这种仪式,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古人认为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祸福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培墓是极为重要的祭奠仪式。

  上坟的传说有哪些3

  ①清明节扫墓宜早不宜晚。

  这里是对清明节扫墓时间的要求,其中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清明节扫墓时间的早晚,一般是尽量提前一些为好,在民间有着“早清明、晚十一”的说法。

  第二个是扫墓当天时间的早晚,一般扫墓是在上午去为宜,其中8点到12点钟最好,扫墓最好是在下午三点钟之前完成,如果超过了就不要继续了,可以在第二天再去。

  ②清明节扫墓有“前三后四”的说法。

  所谓“前三后四”,说的是清明节扫墓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明节前面三天和后面四天,也就是这个七天都是可以扫墓的。

  而且在有些地方,扫墓的时间会更长,有着“前十后八”的说法,即清明节前面十天和后面八天都是可以扫墓的。并且不少地方都是避讳在清明节当天去扫墓的。

  ③清明节扫墓忌浓妆艳抹,穿大红大紫的'衣服。

  这个对于很多的年轻人尤其是要注意,好些人喜欢化妆,穿衣打扮方面也很夸张,喜欢穿一些大红大紫等过于艳丽的衣服。

  但如果是清明节扫墓了,就要尽量收敛一下,化妆可以但最好是淡妆,不要浓妆艳抹的,而且衣服尽量素雅一些,这不仅是对祖先的尊重,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一种修养。

image.png  

  ④病人、孕妇和3岁以下的孩童不要参与扫墓。

  这个规矩估计很多的年轻人不太理解,其实古人这样的规矩是有他们道理的。因为病人的身体虚弱,坟地又是在荒郊野外的,这样他们的体力跟不上,并且对病情恢复也不利。

  而孕妇身体很特殊,最适合在家里静养,特别不适合干一些重体力的活动,而扫墓要爬山涉水,舟车劳顿的,对孕妇和胎儿都是不利的。

  ⑤忌踩踏他人的坟墓。

  这一点是尤其要注意的,农村的很多墓地都是成片的,好些还根本连路都找不到了,这时候大家可不能为了抄近路,然后就直接踩踏他人的坟墓,这样是对死者的极大不尊敬。

  就算没有什么,但如果被死者的后人看到了,也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⑥忌嬉骂、议论先人。

  扫墓、祭祖本来是很严肃的一件事,其主要是缅怀先人,追思祖先,并且传承孝道。因此在扫墓的时候切记不能做一些太出格的事情,比如在坟地嬉笑怒骂,或者是对着坟地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的。

  这是对祖先和死者的一种极大不尊敬,如果让其他人看到,听到了也会认为你很没有教养。

  民间信奉死者为大,先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该在扫墓时来议论,对逝者评头论足即是对先人的亵渎的行为。

  ⑦上坟祭品“三不带”。

  这是对上坟供品的要求,一般不能带谐音不好的水果,比如梨子,柿子和葡萄等成串的水果。也不能带空心的食物当供品。

  还有一种不能带的就是桃木饰品、古钱币等辟邪的饰物在身上。古人认为带这些东西去祭祖,是对先祖先的不敬。

  三不带空心食品当祭品,意为“无心”有不诚之嫌,有对先人有不敬之意。

  另外要注意在祭扫的时候,也是有先后顺序的,要按照辈分高低,由高到低依次进行,切不要乱了规矩。

【上坟的传说有哪些】相关文章:

春分上坟讲究事项有哪些05-30

九尾狐传说有哪些04-28

有观点的名言有哪些03-25

磷肥有分类有哪些05-20

经典的歌曲有哪些04-07

有哪些经典的格言03-21

有体香的人有哪些特征04-07

有个性的女孩有哪些表现05-04

男人有了新欢有哪些表现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