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和有哪些症状

时间:2023-11-03 07:13:46 知识 我要投稿

  气血不和有哪些症状

  气血不和临床表现

  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虚可见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气血不足则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脉弱。

  气血不和怎么调理

  需要适时的进行调理,而调理气血包括调气、调血和调理气血关系三个方面。

  (一)调气

  调气包括补气和调理气机两个方面。

  1、补气适用于气虚证

  由于人体气的生成,源于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以及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因此,补气多为补益肺、脾胃、肾等脏腑,且以调补脾胃为重点。

  2、调理气机适用于气机失调的病证

  气机失调的病证主要有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治疗时气滞者宜行气,气逆者宜降气,气陷者宜补气升气,气闭者宜顺气开窍通闭,气脱者则宜益气固脱。

  (二)调血

  调血包括补血和调理血运两个方面。

  1、补血适用于血虚证

  由于血源于水谷精微,与脾胃、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补血时,应注意同时调治这些脏腑的功能,其中又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尤为重视对脾胃的补养

  2、调理血运血运失常的病变

  主要有血瘀、出血等,而血寒是血瘀的主要病机,血热、气虚、瘀血是出血的主要病机。血瘀者宜活血化瘀,血寒者宜温经散寒行血;出血者宜止血,且须根据出血的不同病机而施以清热、补气、活血等法。

  (三)调理气血关系

  由于气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病理上常相互影响,而有气病及血或血病及气的病变,结果是气血同病,故需调理两者的关系。

  1、气病及血的调理方法

  气虚生血不足,而致血虚者,宜补气为主,辅以补血,或气血双补;气虚行血无力而致血瘀者,宜补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气滞致血瘀者,宜行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气虚不能摄血者,宜补气为主,辅以收涩或温经止血。

  2、血病及气的调理方法

  血虚不足以养气,可致气虚,宜补血为主,辅以益气;但气随血脱者,应先益气固脱以止血,待病势缓和后再进补血之品。

【气血不和有哪些症状】相关文章:

气血不足的症状有哪些09-17

女性气血不足的症状有哪些10-05

气血不足的症状有哪些 女人如何补气血10-04

气血不足的症状有哪些,气血不足怎么调理呢09-30

补足气血对女人有哪些好处10-04

补气血的食物有哪些?09-29

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09-29

气血的不足的女人有哪些表现09-07

寒湿的症状有哪些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