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的意思

时间:2023-07-31 12:10:24 美文 我要投稿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的意思1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翻译】

  色难:态度很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

  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呼,古代对前一辈的人都尊称为先生)

  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

image.png  

  曾是以为孝乎?:

  (“曾是”是假定的意思)

  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

  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为什么呢?——“色难”。

  态度很重要,好像我们下班同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暍。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搁,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嘛!”

  在儿女这样态度下,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难过,这是绝不可以的。

  所以,孝道,

  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

  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的意思2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③,先生馔④;曾是以为孝乎⑤?”

  【注释】

  ①色难.有两种解释,一说孝子侍奉父母,以做到和颜悦色为难;一说难在承望、理解父母的脸色。今从前解。

  ②弟子:年轻的子弟。

  ③食:食物。

  ④先生:与“弟子”相对,指长辈。馔:吃喝。

  ⑤曾:副词,竟然的意思。

  【翻译】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解读】

  孝敬父母要和颜悦色

  孔子强调真正的孝应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爱:而这一章,他则强调行孝应当在表情上做到和颜悦色。从整体上看,这一章是对前一章的扩充,对孝道的阐述也因此完整清晰起来。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词是“色难”,其意思是指在侍奉父母的时候,想要长期保持着和颜悦色的状态很难。大家都知道,凡事都可以勉强,唯有面色不大容易伪装,因为人的神情是由心理决定的。只有对自己父母有着深切笃定的孝心,才会由衷地表现出愉悦和婉的神色。所以说,若能在父母面前一直保持着和悦的神色,就能算作真孝顺了。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再加上日常事务烦扰,有时心情会很坏。这个时候,见到父母,态度不一定会好,脸色也不一定好看。当然,这并不是内心不孝。但话又说回来,即便你孝心再大,父母整天看着你烦躁不安的神情,看着你喜怒无常的脸色,恐怕也难以感受到你的孝心,心中自然也高兴不起来。

  这样,你的一片孝心就会打折扣,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孔子认为,若是真心孝顺父母,不仅应对父母心存敬爱,态度恭敬和脸色的和悦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对于性格急躁、反复多变的人尤为重要。当父母看到你的不安和烦躁,可能会认为你对他们不耐烦,心中怎么会高兴起来。

  如果他们对你有着深刻的了解,不认为你不孝,则会认为你遇到了大麻烦,自然会对你忧心不已,也不会快乐。因此,孔子的这个观点还提醒我们,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最好不要去见父母,如果不可避免,应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轻松和悦神情出现在父母面前,这样才能让他们安心愉悦。

  另外,孔子还特别强调,若父兄有事,做子弟的帮忙代劳,为人子弟者有好的酒菜,请父兄先来享用,这些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并不能作为判断孝顺与否的标准。

  在前文中,子游向孔子请教何为孝道,夫子告诉孝在于内心的敬爱,而到了子夏请教孝道时,夫子则告诉他孝的关键在外形上和悦。子游与子夏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在侍奉父母这方面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孔子此言也是怕他们对父母的敬爱之心不够恳切,才会有此种说法警示他们,让他们明白侍奉父母除了敬养于内,还应表现于外,不让父母亲有疑,才是真孝。

image.png  

  【名家解读】

  儒学是从“孝悌”观念出发来施行社会教化的。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可以说是发自本性的自然之爱,人在父母养育下长大,也自然产生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儒家昭示这种爱敬之心,显发之,扩充之,强化之,使之形成一种根深柢固的观念和情感。道德规范要求是自觉的、长久有效的信念,如果少时灌输的思想和道德观念,长成即抛置脑后,那就是教化的失败。

  因而儒学始终抓住“孝”的观念,把它贯彻于人的一生。“

  孝”的观念牢固确立,可以帮助其他道德规范的确立,因为自己的身体是父母所遗,寄托着父母的殷殷期望,因而自爱自重,不辱没父母,也就理所应当成为“孝”的准绳。如果人们说,亏得某人生了这样的儿子,这就可谓大孝。反之,如果“事君不忠”、“莅官不敬”、“朋友不信”、“战阵无勇”等等,为父母带来恶名,那就不能称作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的意思3

  孔子的母亲如何教育孔子

  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后,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附近。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母亲知道后,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人们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就跟着学习,孟子的妈妈很满意,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能成为继孔子后最伟大的儒家代表,与其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懂教育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其实,孔子也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并不比孟母逊色,只是我们知之甚少罢了。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的陬邑大夫,一个小奴隶主。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女,因无儿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后病死,叔梁纥于是又娶颜征在。

  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在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从此他跟随妈妈过上了贫穷的生活。

  孔子母亲颜征的娘家在鲁国国都阙里,且是大户人家。丈夫去世后,孤儿寡母在家中失去了依靠,复杂的家庭关系,使自己异常苦闷,对儿子孔子的成长教育也不利,于是,颜征在就带着年幼的孔子离开夫家,回了鲁都阙里的娘家。

  阙里是鲁国的国都,是鲁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典籍丰富,名师众多,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孔子的成长非常有利。

  颜征在带孔子迁回鲁都之举,不亚于后来的孟母三迁,却比孟母三迁要早很多年。

  为了把孔子抚养成人成才,这位年轻的寡母,煞费苦心。一方面希望孔子长大后,母子温饱有保障,自己终身有所依靠,另一方面,更希望孔子能光宗耀祖,做出一番大事业。

image.png  

  于是,孔母让儿子既学大事,又学小事,亲切爱抚,刻意培养。让儿子胸怀大志,努力学习周朝的各种礼仪,以便将来从政治国,辅佐明君圣主。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尝陈俎豆,设礼容”。

  小小年纪的孔子,决不能自己爱上祭祀这种繁杂枯燥的活动,一定是大人叫他经常观察贵族们习礼的活动,使他耳濡目染,有意为之的'。这个人也只能是母亲颜征在了,孔母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胸怀大志,更要脚踏实地地从身边小事做起,学习一些生存的基本技能。孔子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就是自己做了许多贵族们不屑于做的一些事情。

  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的以及图书管理员,会唱歌、会弹奏多种乐器,会射箭、会驾车……即所说的“精通六艺”。这些技能技艺的的掌握,自然又是母亲颜征在的要求和支持下学到的。

  孔母丧夫时只有20岁左右,为使孔子成才,自然要有一定的给济基础支持。孤儿寡母,寄人篱下。我们可以推测,母子的生活一定会比较艰难的。即便如此,孔母还精心地培养儿子,可见她是个多么艰毅的母亲。

  为了儿子,无钱无势的颜征在,一定备受艰辛,耗尽心血。幸而儿子还听从教诲,努力学习,终成万世宗师。遗憾的是,由于操劳过度,孔母去世时不过三十多岁。

  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享尽哀荣。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后世对孔子的父母不断追封,孔母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宋真宗时,追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将孔子父亲追封为“齐国公”,母亲追封为“齐国公太夫人”,在阙里孔庙大成殿后建祠堂专祀。元朝时加封孔子父亲为“启圣王”,母亲为“启圣王夫人”。

  明清以后,各地孔庙内均建有崇圣祠。阙里孔庙大成殿后西部启圣殿后的启圣王寝殿,便是专门供奉孔母的地方。后世对其敬奉日益增高,锦上添花,无非是她为后世生下个“至圣先师”孔子罢了。

  客观地讲,孔母的伟大之处,在于她窘迫困境中,将年幼无知的孔子抚养长大,并教育成才。颜征在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她力尽艰险、苦熬苦撑的为儿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孔子之所以年轻时就博学成名,是母亲颜征在苦心教育引导结果。人们在盛赞孟母三迁,子不学断机杼时,想一想,其实孔母与其相比,并不逊色。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的意思】相关文章:

子曰色难的意思07-31

子曰色难是什么意思07-31

论语子曰色难感悟07-31

孔子所说 “色难”意思07-31

色难是什么意思07-31

孔子曰色难如何理解07-31

色难是用来形容什么07-29

色难是哪个经典里的话07-31

男人问舒服吗的意思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