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4-02-03 12:00:06 饮食 我要投稿

  茵陈蒿汤简介

  茵陈蒿汤,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证属湿热内蕴者。

  茵陈蒿汤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植物,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等作用;适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等症;一般用量为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患处即可。

  茵陈在治疗黄疸肝炎方面,的确疗效颇佳,比如《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就可以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只要是属于湿热内蕴证的都是有效的。

  而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茵陈确有显著的保肝、利胆作用,适用于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等症。

  茵陈有什么功效

  茵陈,味苦,性平,微寒。

  主要成分:含茵陈烯,茵陈酮,茵陈素,绿原酸,咖啡酸。

  药理作用:有解热,利疸,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病毒(流感病毒),降脂(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脂旦白)防止血管壁脂质沉积等作用。

  临床应用:临床上,茵陈是治疗黄疸的主要药物:

  1、治湿热黄疸:

  黄疸初起,热重于湿,有发热,小便不利,便秘腹胀,脉弦数,配栀子,大黄,方如茵陈蒿汤;若湿重于热,有胸脘滿闷,头重身困,无便秘,但小便不利明显,脉濡缓,则配五苓散,方如茵陈五苓汤。(参考: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

  2、治寒湿黄疸:有全身虚寒而夹湿者,配温里祛寒药如附子,干姜等,方如茵陈四逆散。(参考: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等。)

  3、作为柴胡的代用品用于清热。两者都能去肝胆实火,但茵陈药性较柔和,故凡平素阴虚而新有实热,可用茵陈代柴胡,以避柴胡之燥。

  4、肝火感冒,流感初起,口苦,咽干,颈部筋酸痛,可用潘睦氏经验方:竹柴胡,龙胆草,杭菊,茵陈,甘草。煎水治疗(按体质配药量),效佳。

  5、使用注意:虚黄(贫血,寄生虫病所致):面略黄带淡白,小便如常,口淡,脉弱,不是湿热所致,不宜用茵陈,宜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请鉴别之。

【茵陈蒿汤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茵陈蒿的功效与作用01-27

鳖甲汤的功效与作用01-24

猪红汤的功效与作用01-20

山楂汤的功效与作用01-20

羊肠汤的功效与作用01-29

水蛇汤的功效与作用01-29

防风汤的功效与作用01-29

大蒜汤的功效与作用01-26

芦荟汤的功效与作用01-29

猪脚汤的功效与作用01-24